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1-3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5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5-27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27-30页 |
2 中国产业结构对能源效率的非线性效应 | 第30-48页 |
2.1 问题的提出 | 第30-32页 |
2.2 变量选取及模型设定 | 第32-39页 |
2.3 模型的检验与估计 | 第39-44页 |
2.4 中国结构的能耗效应及其国际比较 | 第44-4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3 中国结构调整对碳强度的影响分析 | 第48-75页 |
3.1 引言 | 第48-50页 |
3.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50-54页 |
3.3 模型与数据 | 第54-58页 |
3.4 模型估计及检验 | 第58-64页 |
3.5 碳强度下降率的预测及敏感性分析 | 第64-68页 |
3.6 2010-2020 碳强度下降率的动态路径 | 第68-7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4 中国能源技术效率的地区差异及结构调整效应 | 第75-105页 |
4.1 引言 | 第75-76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76-82页 |
4.3 变量选择及说明 | 第82-89页 |
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89-10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5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分析 | 第105-143页 |
5.1 引言 | 第105-106页 |
5.2 投资驱动和结构调整影响能源效率的机理 | 第106-110页 |
5.3 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测算及其分解 | 第110-122页 |
5.4 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22-14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40-14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43-147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43-145页 |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第145-147页 |
致谢 | 第147-148页 |
参考文献 | 第148-165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