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三节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机构投资人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分析 | 第13-21页 |
第一节 公司治理概述 | 第13-16页 |
一、 公司治理的含义与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二、 公司治理的模式 | 第14-15页 |
三、 公司治理的全球化浪潮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机构投资者概述 | 第16-18页 |
一、 机构投资者的概念 | 第16-17页 |
二、 机构投资者的特征 | 第17-18页 |
第三节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力 | 第18-21页 |
一、 收益成本分析 | 第18-20页 |
二、 机构投资者受托义务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机构投资者积极主义兴起 | 第21-42页 |
第一节 西方国家机构投资者积极主义的兴起 | 第21-29页 |
一、 股东消极主义 | 第21-22页 |
二、 机构股东积极主义兴起的因素 | 第22-25页 |
三、 机构投资者积极行动的发展阶段 | 第25-26页 |
四、 对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评价 | 第26-29页 |
第二节 中国发展机构投资者积极主义的意义、条件与现状 | 第29-39页 |
一、 中国公司治理的历史与现状 | 第30页 |
二、 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情况 | 第30-36页 |
三、 中国鼓励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重要意义 | 第36-38页 |
四、 中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现状 | 第38-39页 |
第三节 中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主要法律障碍 | 第39-42页 |
一、 机构投资者受托义务缺失——导致其缺乏积极行动的动力 | 第40页 |
二、 股东权行使途径不健全——导致其缺乏便捷的参与途径 | 第40-42页 |
第三章 机构投资人行使股东权的受托义务 | 第42-53页 |
第一节 美国机构投资者的概括信义义务(衡平法) | 第42-46页 |
一、 注意义务 | 第43-44页 |
二、 忠实义务 | 第44-45页 |
三、 自律性条款 | 第45-46页 |
第二节 美国机构投资者行使股东权的具体义务(成文法) | 第46-49页 |
一、 退休基金:《1974 年雇员退休收入安全法案》 | 第46-47页 |
二、 共同基金:《1940 年投资公司法》和《1940 年投资顾问法》 | 第47-49页 |
第三节 中国机构投资者行使股东权的受托义务 | 第49-53页 |
一、 机构投资者行使表决权的注意义务 | 第50-51页 |
二、 机构投资者行使表决权的忠实义务 | 第51页 |
三、 信息披露义务 | 第51页 |
四、 要求机构投资者制定并公布关于公司治理的自律性准则 | 第51-53页 |
第四章 机构投资者股东权的行使途径 | 第53-71页 |
第一节 美国机构投资者行使股东权的法律途径 | 第54-64页 |
一、 委托书征集制度 | 第54-59页 |
二、 股东提案权 | 第59-62页 |
三、 董事提名制度 | 第62-63页 |
四、 非正式途径 | 第63-64页 |
第二节 中国机构投资者行使股东权的法律途径 | 第64-71页 |
一、 委托书征集制度 | 第64-67页 |
二、 股东提案权 | 第67-7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1-76页 |
一、 建立机构投资人行使股东权的义务体系 | 第71-73页 |
二、 完善公司股东权行使的相关制度 | 第73-74页 |
三、 鼓励机构投资者进行合作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