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贵重金属论文--金论文

黑龙江省漠河—韩家园地区金矿资源预测

摘要第4-7页
英文摘要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4-19页
    1.1 矿产预测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1.1 国外矿产预测研究与发展第14-15页
        1.1.2 国内矿产预测研究与发展第15页
    1.2 研究区自然情况概述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 主要研究成果第17-19页
第2章 地质与矿产第19-30页
    2.1 区域地质第19-28页
        2.1.1 大地构造单元第19-21页
        2.1.2 地层第21-24页
        2.1.3 侵入岩第24-26页
        2.1.4 区域构造第26-28页
    2.2 研究区金矿资源概述第28-30页
第3章 资料解释第30-64页
    3.1 地球物理资料解释与推断概述第30-32页
        3.1.1 数据处理第30-31页
        3.1.2 重磁信息获取与关联第31-32页
        3.1.3 重磁信息综合第32页
    3.2 航磁资料解释第32-49页
        3.2.1 航磁特征研究第32-34页
        3.2.2 磁场与地质环境的关系第34页
        3.2.3 区域磁法特征在垂直方向的变化第34-40页
        3.2.4 航磁垂向二阶导数计算成果解释第40-47页
        3.2.5 航磁水平一阶导数解释方法第47-49页
    3.3 重力资料解释第49-60页
        3.3.1 重力特征研究第49-50页
        3.3.2 重力场的地质意义第50-51页
        3.3.3 重力特征在垂直方向的变化第51-57页
        3.3.4 重力垂向二阶导数计算成果解释第57页
        3.3.5 重力水平一阶导数解释方法第57-60页
    3.4 重磁信息的综合解释第60-64页
        3.4.1 重磁综合推断断裂构造图的编制第61页
        3.4.2 断裂构造分析第61-64页
第4章 典型矿床第64-73页
    4.1 漠河县砂宝斯金矿床第64-66页
        4.1.1 区域地质第64页
        4.1.2 矿区地质第64-65页
        4.1.3 矿床地质第65-66页
    4.2 漠河县老沟金矿床第66-68页
        4.2.1 区域地质第66页
        4.2.2 矿区地质第66-67页
        4.2.3 矿床地质第67-68页
    4.3 塔河县二十一站金矿床第68-70页
        4.3.1 区域地质第68页
        4.3.2 矿区地质第68-70页
        4.3.3 矿床地质第70页
    4.4 塔河县宝兴沟典型矿床第70-73页
        4.4.1 区域地质第70-71页
        4.4.2 矿区地质第71-72页
        4.4.3 矿床地质第72-73页
第5章 控矿条件及成矿规律第73-80页
    5.1 控矿条件分析第73-78页
        5.1.1 地层与金矿的关系第73-76页
        5.1.2 侵入岩与金矿关系第76页
        5.1.3 构造与金矿关系第76-78页
    5.2 成矿规律第78-80页
        5.2.1 金矿的成矿时期第78页
        5.2.2 金矿的分布第78-80页
第6章 矿产综合信息区域预测模型第80-87页
    6.1 综合信息区域预测模型概述第80-81页
        6.1.1 研究区金矿成因类型划分第80页
        6.1.2 区域预测模型构建方法第80-81页
    6.2 砂宝斯式与岩浆活动有关的漠河前陆盆地金矿区域预测模型第81-87页
        6.2.1 典型矿床特征对比研究第81-83页
        6.2.2 成矿地质环境第83页
        6.2.3 漠河前陆盆地金矿区域预测模型第83-84页
        6.2.4 矿化信息第84页
        6.2.5 地球化学信息(1:25 万水系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第84-86页
        6.2.6 地球物理信息第86-87页
第7章 矿产预测第87-103页
    7.1 统计地质单元划分第87-94页
        7.1.1 统计地质单元划分原则第87-88页
        7.1.2 汇水盆地网系图第88-94页
    7.2 变量研究第94-102页
        7.2.1 有用信息的获取第94-98页
        7.2.2 信息的数字转换第98页
        7.2.3 地质变量优化第98-102页
    7.3 预测方法第102-103页
第8章 金矿资源位置估计第103-107页
    8.1 特征分析数学模型第103页
    8.2 已知单元联系度计算第103页
    8.3 未知单元联系度计算第103-104页
    8.4 统计地质单元成矿可能的评价准则第104-106页
        8.4.1 已知含矿单元联系度最小准则第104-105页
        8.4.2 联系度变化梯度准则第105页
        8.4.3 贵金属定位预测的定量标准第105-106页
    8.5 未知单元定位预测第106-107页
第9章 矿产预测成果及工作建议第107-118页
    9.1 黑龙江省漠河-韩家园地区金矿资源预测成果汇总第107页
    9.2 金矿产资源预测成果的表达第107-113页
        9.2.1 金矿资源分布图的编制第107-111页
        9.2.2 金矿资源预测图的编制第111-113页
    9.3 矿产勘查工作建议第113-118页
        9.3.1 金矿矿产工作建议图的编制第113-115页
        9.3.2 远景区的金矿资源潜在能力分析第115-116页
        9.3.3 工作建议部署图及工作建议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9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第129-130页
致谢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稀土离子掺杂锌酸盐荧光粉的温度效应研究
下一篇:硫/氧化物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在1550nm激发下的发光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