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基于环糊精两亲性分子构建巨大的枝化纳米管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9页
    1.1 超分子化学与环糊精第9-13页
        1.1.1 超分子化学简介第9-10页
        1.1.2 环糊精介绍第10-13页
    1.2 超分子自组装第13-19页
        1.2.1 氢键第13-14页
        1.2.2 主客体识别第14-15页
        1.2.3 金属配位作用第15-16页
        1.2.4 静电相互作用第16页
        1.2.5 电荷转移相互作用第16-17页
        1.2.6 Π-Π相互作用第17-18页
        1.2.7 卷曲肽螺旋间的相互作用第18-19页
    1.3 超分子纳米管第19-27页
        1.3.1 纳米管简介第19-20页
        1.3.2 常见的纳米管制备方法第20-23页
        1.3.3 纳米管形貌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第23-27页
    1.4 立论依据第27-29页
第二章 主客体分子的合成第29-35页
    2.1 环糊精系列分子的合成第29-33页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9页
        2.1.2 6 位巯基化β-环糊精的合成第29-30页
        2.1.3 6 位双硫键桥联环糊精的合成第30页
        2.1.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0-33页
    2.2 客体分子的合成第33-34页
    2.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枝化纳米管的构筑第35-44页
    3.1 枝化纳米管的制备第35-36页
    3.2 枝化纳米管的表征第36-40页
        3.2.1 实验仪器第36页
        3.2.2 形貌表征第36-40页
    3.3 二硫键环糊精对枝化纳米管的影响第40-41页
    3.4 枝化纳米管的形成机理第41-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53页
结论第53-54页
作者简介第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共信号分子CD28、ICOS、PD-1、CTLA-4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下一篇:氨氯地平用于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