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1 公司合并无效制度的概述 | 第11-16页 |
1.1 公司合并无效 | 第11-13页 |
1.1.1 公司合并无效的概念 | 第11-12页 |
1.1.2 公司合并无效的特点 | 第12-13页 |
1.2 公司合并无效制度 | 第13-16页 |
1.2.1 公司合并无效制度的涵义 | 第13页 |
1.2.2 解决合并纠纷的相关制度——公司合并决议瑕疵制度 | 第13-16页 |
2 域外公司合并无效制度的立法比较研究 | 第16-24页 |
2.1 大陆法系国家及区域、地区的相关规定 | 第16-21页 |
2.1.1 韩国《商法典》对公司合并无效制度的相关规定 | 第16-17页 |
2.1.2 日本《公司法》对公司合并无效制度的相关规定 | 第17-18页 |
2.1.3 法国《公司法》对公司合并无效制度的相关规定 | 第18-19页 |
2.1.4 德国《商法典》对公司合并无效制度的相关规定 | 第19-20页 |
2.1.5 《欧盟第3号公司法指令》对公司合并无效制度的相关规定 | 第20-21页 |
2.1.6 澳门《商法典》对公司合并无效制度的相关规定 | 第21页 |
2.2 对域外公司合并无效制度的评价及借鉴 | 第21-24页 |
2.2.1 对域外公司合并无效制度的评价 | 第21-22页 |
2.2.2 对域外公司合并无效制度的借鉴 | 第22-24页 |
3 对我国公司合并无效制度现状分析及其构建必要性 | 第24-33页 |
3.1 我国公司合并无效制度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24-25页 |
3.2 对该类纠纷我国现阶段的处理模式 | 第25-27页 |
3.3 我国现阶段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带来的法律问题 | 第27-30页 |
3.3.1 法院审查标准不一致 | 第27页 |
3.3.2 公司合并纠纷的诉权主体规定不全面 | 第27-28页 |
3.3.3 公司合并相关诉讼缺乏对世效力和溯及力的规定 | 第28-29页 |
3.3.4 缺少公司合并限制的相关规定 | 第29页 |
3.3.5 缺乏瑕疵补正辅助制度 | 第29-30页 |
3.4 构建公司合并无效制度的必要性 | 第30-33页 |
3.4.1 利益主体广泛性的要求 | 第30页 |
3.4.2 履行债权人保护程序的要求 | 第30页 |
3.4.3 合并纠纷解决期限合理性的要求 | 第30-31页 |
3.4.4 合并制度应具有灵活性的要求 | 第31页 |
3.4.5 完善我国公司合并制度的必然要求 | 第31页 |
3.4.6 体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必然要求 | 第31-33页 |
4 构建我国公司合并无效制度的可行性及具体规则设计 | 第33-46页 |
4.1 构建我国公司合并无效制度的可行性 | 第33-35页 |
4.1.1 法律价值的的权衡是建立公司合并无效制度的选择依据 | 第33-34页 |
4.1.2 公司司法实践为建立公司合并无效制度提供经验 | 第34页 |
4.1.3 域外公司合并无效制度为我国公司合并无效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借鉴 | 第34-35页 |
4.2 我国公司合并无效制度的具体规则设计 | 第35-46页 |
4.2.1 确立公司合并无效制度的原因 | 第35-41页 |
4.2.2 确定公司合并无效制度的主体 | 第41-42页 |
4.2.3 公司合并无效制度的除斥期间 | 第42页 |
4.2.4 公司合并无效制度的法律效果 | 第42-44页 |
4.2.5 建立公司合并无效制度的规制措施——诉讼担保机制 | 第44-45页 |
4.2.6 构建公司合并无效制度的配套制度——瑕疵补正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