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导论 | 第11-2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二、关键概念的界定 | 第12-18页 |
(一) 宗族 | 第12-13页 |
(二) 农民 | 第13-15页 |
(三) 政治参与 | 第15-16页 |
(四) 农民政治参与 | 第16-18页 |
三、选题意义与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四、研究现状 | 第20-27页 |
(一) 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的研究综述 | 第21-23页 |
(二) 宗族问题的研究综述 | 第23-25页 |
(三) 宗族对新时期农村政治参与的影响研究综述 | 第25-27页 |
五、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 第27-29页 |
第一章 新时期农民政治参与的现状 | 第29-38页 |
一、农民政治参与的发展 | 第29-34页 |
(一) 政治参与自主性提高 | 第29-30页 |
(二) 参与的广度与强度的拓展 | 第30-31页 |
(三) 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 第31-33页 |
(四) 农民政治参与的形式与内容不断创新 | 第33-34页 |
二、农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 第34-38页 |
(一) 政治参与的低层次性 | 第34-35页 |
(二) 政治参与制度化水平不高 | 第35-36页 |
(三) 政治参与的能力不足 | 第36-37页 |
(四) 农民参与的高成本和低效能感 | 第37-38页 |
第二章 宗族对农民政治参与的影响 | 第38-46页 |
一、宗族对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影响 | 第38-42页 |
(一) 宗族对农民参与村民自治的影响 | 第38-40页 |
(二) 宗族对农民信访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三) 宗族对农民参与县乡人大选举的影响 | 第41-42页 |
(四) 宗族对乡村党组织建设的影响 | 第42页 |
二、宗族对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影响 | 第42-44页 |
(一) 宗族文化从心理上刺激农民非制度化参政的发生 | 第43页 |
(二) 宗族作为动员和组织力量刺激农民非制度化参政的发生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第三章 宗族影响农民政治参与的原因 | 第46-63页 |
一、制度化参政无法充分满足农民政治参与需求 | 第46-51页 |
(一) 制度化参政渠道不畅难以满足农民参政需求 | 第46-48页 |
(二) 基层政权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分离阻碍农民的制度化参政 | 第48-51页 |
二、宗族具备组织和动员农民政治参与的能力 | 第51-55页 |
(一) 当前我国农村组织资源匮乏的现状 | 第52-53页 |
(二) 宗族作为农民的“利益共同体”的组织和动员能力 | 第53-55页 |
三、政治参与主体的理性选择 | 第55-62页 |
(一) 低成本的宗族能够适应农民参政方面的理性算计 | 第55-57页 |
(二) 农民对宗族仍然持有较高的认同度 | 第57-58页 |
(三) 乡村精英需要借助宗族的力量 | 第58-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宗族影响农民政治参与的机制 | 第63-69页 |
一、宗族作为农民政治参与的组织和动员资源 | 第63-66页 |
二、宗族为农民政治参与提供便利渠道 | 第66-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评估与应对宗族对农民政治参与的影响 | 第69-74页 |
一、合理评价宗族对农民政治参与的影响 | 第69-71页 |
二、理性应对宗族对农民政治参与的影响 | 第71-74页 |
余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后记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