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各种金属材料和构件的焊接论文

镁与铝异种金属GTAW焊接区组织结构的研究

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第1章 绪论第15-33页
    1.1 引言第15页
    1.2 镁合金的研究现状第15-24页
        1.2.1 镁合金的发展及应用第15-20页
        1.2.2 镁合金的焊接研究第20-24页
    1.3 镁与铝异种金属焊接研究现状第24-31页
        1.3.1 镁与铝异种金属焊接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4-26页
        1.3.2 镁与铝异种金属焊接性特点第26-27页
        1.3.3 镁与铝异种金属焊接方法第27-31页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31页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应用前景第31-33页
        1.5.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31-32页
        1.5.2 本课题的应用前景第32-33页
第2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第33-40页
    2.1 试验材料第33-36页
        2.1.1 母材第33-34页
        2.1.2 焊丝第34-36页
    2.2 试验设备及工艺第36-38页
    2.3 试样的制备第38页
    2.4 研究方法第38-39页
    2.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3章 AZ31/7005异种金属填丝GTAW熔池的凝固结晶第40-58页
    3.1 AZ31/7005焊接熔池的结晶特征第40-54页
        3.1.1 焊接熔池结晶形态第40-44页
        3.1.2 SA11100焊丝对焊接熔池结晶形态的影响第44-46页
        3.1.3 铝硅焊丝对焊接熔池结晶形态的影响第46-52页
        3.1.4 铝镁焊丝对焊接熔池结晶形态的影响第52-54页
    3.2 焊接裂纹产生机理第54-57页
    3.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4章 AZ31/7005异种金属填丝GTAW焊缝及热影响区组织特征第58-73页
    4.1 焊接接头的宏观形貌及区域划分第58-61页
        4.1.1 焊接接头的宏观形貌及影响因素第58-60页
        4.1.2 焊接接头的区域划分第60-61页
    4.2 焊缝的组织特征第61-65页
        4.2.1 SA11100焊丝获得焊缝组织特征第61-62页
        4.2.2 铝硅焊丝获得焊缝组织特征第62-65页
        4.2.3 铝镁焊丝获得焊缝组织特征第65页
    4.3 热影响区的组织第65-71页
        4.3.1 镁侧热影响区的组织特征第67-70页
        4.3.2 铝侧热影响区的组织特征第70-71页
    4.4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5章 AZ31/7005异种金属填丝GTAW熔合区组织及元素分布第73-89页
    5.1 熔合区的组织特征第73-81页
        5.1.1 SA11100焊丝获得熔合区组织特征第73-75页
        5.1.2 铝硅焊丝获得熔合区组织特征第75-78页
        5.1.3 铝镁焊丝获得熔合区组织特征第78-81页
    5.2 熔合区的元素分布第81-84页
        5.2.1 SA11100焊丝获得熔合区元素分布第81-82页
        5.2.2 铝硅焊丝获得熔合区元素的分布第82-83页
        5.2.3 铝镁焊丝获得熔合区元素的分布第83-84页
    5.3 焊接接头点成分分析第84-88页
        5.3.1 纯铝、铝硅焊丝获得熔合区点成分分析第84-86页
        5.3.2 铝镁焊丝获得焊缝、铝侧熔合区点成分分析第86-88页
    5.4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6章 AZ31/7005异种金属填丝GTAW焊接接头相结构第89-105页
    6.1 焊接接头相结构分析(XRD)第89-97页
        6.1.1 铝硅焊丝获得焊接接头相结构分析第89-93页
        6.1.2 铝镁焊丝获得焊接接头相结构分析第93-97页
    6.2 AZ31/7005焊接接头显微硬度分布第97-103页
        6.2.1. 焊缝区显微硬度分布第97-99页
        6.2.2 镁侧熔合区显微硬度分析第99-101页
        6.2.3 铝侧熔合区显微硬度分析第101-103页
    6.3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第7章 结论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6页
致谢第116-11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7-118页
附件第118-129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a1-xSrxFeO3薄膜的制备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
下一篇:结缔组织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