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1章 临床研究 | 第12-26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12-16页 |
1.1.1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1.1.2 手术方法 | 第12-14页 |
1.1.3 术后处理 | 第14-15页 |
1.1.4 CT测量 | 第15页 |
1.1.5 随访 | 第15-16页 |
1.1.6 统计方法 | 第16页 |
1.2 结果 | 第16-20页 |
1.2.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 第16-17页 |
1.2.2 移植物角度及长度测量结果 | 第17-18页 |
1.2.3 随访结果 | 第18-20页 |
1.2.4 结果的相关性 | 第20页 |
1.3 讨论 | 第20-23页 |
1.3.1 两种入路技术建立ACL移植物角度与长度的对比分析 | 第20-21页 |
1.3.2 两种入路技术重建ACL术后膝关节稳定性的对比分析 | 第21-22页 |
1.3.3 ACL移植物等长性能对术后效果的影响 | 第22-23页 |
1.3.4 存在问题 | 第23页 |
1.4 结论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6页 |
第2章 综述 回顾ACL解剖、重建方法及影响术后效果的相关因素 | 第26-45页 |
2.1 ACL解剖 | 第26-28页 |
2.1.1 股骨止点解剖 | 第26页 |
2.1.2 胫骨止点解剖 | 第26页 |
2.1.3 前内侧束与后外侧束 | 第26-27页 |
2.1.4 ACL角度、长度 | 第27-28页 |
2.1.5 ACL生物力学功能 | 第28页 |
2.2 ACL重建方法 | 第28-31页 |
2.2.1 等长重建与解剖重建 | 第28-29页 |
2.2.2 单束重建与双束重建 | 第29-30页 |
2.2.3 移植物选择与固定 | 第30-31页 |
2.3 ACL重建术后效果的影响因素 | 第31-37页 |
2.3.1 手术时机 | 第31-32页 |
2.3.2 ACL止点定位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 第32页 |
2.3.3 腱骨愈合与骨隧道扩大 | 第32-34页 |
2.3.4 术后康复锻炼 | 第34-35页 |
2.3.5 ACL重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并发症 | 第35页 |
2.3.6 膝关节稳定性的评估 | 第35-37页 |
2.3.7 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术后效果的评估 | 第37页 |
2.4 展望 | 第37-39页 |
2.4.1 ACL重建导航技术 | 第37-38页 |
2.4.2 ACL个体化重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附录A 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 | 第46-47页 |
附录B IKDC膝关节主观评价问卷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导师简介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5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