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1章 调查研究 | 第11-34页 |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1-15页 |
1.1.1 研究对象 | 第11页 |
1.1.2 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1.1.3 质量控制 | 第14-15页 |
1.1.4 统计学分析 | 第15页 |
1.2 结果 | 第15-20页 |
1.2.1 青少年的基本资料 | 第15-16页 |
1.2.2 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现状 | 第16-17页 |
1.2.3 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第17-19页 |
1.2.4 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第19-20页 |
1.3 讨论 | 第20-28页 |
1.3.1 唐山市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现状 | 第20-21页 |
1.3.2 个体因素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 | 第21-25页 |
1.3.3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 | 第25-27页 |
1.3.4 学校因素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 | 第27-28页 |
1.4 小结 | 第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4页 |
第2章 综述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进展 | 第34-44页 |
2.1 网络成瘾的概念 | 第34-35页 |
2.2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 | 第35-36页 |
2.2.1 人际关系障碍 | 第35页 |
2.2.2 焦虑及抑郁 | 第35-36页 |
2.2.3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 第36页 |
2.3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方法 | 第36-39页 |
2.3.1 认知行为疗法 | 第36-37页 |
2.3.2 团体心理辅导疗法 | 第37页 |
2.3.3 内观认知心理疗法 | 第37-38页 |
2.3.4 现实疗法 | 第38页 |
2.3.5 运动干预疗法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导师简介 | 第46-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4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