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医药卫生器械论文--诊断检验用器械论文

前后视场电子内窥镜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引言第8页
    1.2 内窥镜的发展史第8-11页
        1.2.1 早期硬式内窥镜第9页
        1.2.2 半可曲式内窥镜第9-10页
        1.2.3 纤维内窥镜第10页
        1.2.4 超声与电子内窥镜第10-11页
    1.3 医用电子内窥镜的研究现状和临床应用第11-13页
    1.4 论文的安排第13-14页
第二章 电子内窥镜的基本构成及其原理第14-23页
    2.1 电子内窥镜的构成第14-15页
    2.2 电子内窥镜的工作原理第15-16页
    2.3 前后视场电子内窥镜设计方案第16-19页
    2.4 CCD图像传感器第19-22页
        2.4.1 CCD构成及原理第19-20页
        2.4.2 CCD图像传感器的分区方法第20-21页
        2.4.3 CCD的安装方式第21-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光学反射膜的设计第23-31页
    3.1 单层反射膜第23-25页
    3.2 多层反射膜第25-27页
    3.3 反射膜材料的选取第27-28页
    3.4 反射膜膜系设计第28-30页
    3.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前后视场电子内窥镜光学系统设计第31-40页
    4.1 光学系统的参数和指标第31-32页
    4.2 前方视场电子内窥镜初始结构的选择第32-34页
    4.3 前方视场电子内窥镜光学系统存在的像差第34-37页
    4.4 前方视场电子内窥镜光学系统的优化设计第37-38页
    4.5 后方视场电子内窥镜的光学系统设计第38-39页
    4.6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五章 前后视场电子内窥镜结果与分析第40-52页
    5.1 前后视场电子内窥镜像差分析第40-44页
        5.1.1 前后视场电子内窥镜的调制传递函数第40-41页
        5.1.2 前后视场电子内窥镜的点列图第41-42页
        5.1.3 前后视场电子内窥镜的相对照度第42-43页
        5.1.4 前后视场电子内窥镜的畸变第43-44页
    5.2 系统的公差分析第44-46页
        5.2.1 公差的来源第44-45页
        5.2.2 公差分析第45-46页
    5.3 前后视场电子内窥镜装配结构第46-49页
        5.3.1 第一片透镜的加工第46-47页
        5.3.2 整体的装配图第47-48页
        5.3.3 光源第48-49页
    5.4 前后视场电子内窥镜光学仿真第49-51页
    5.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6.1 总结第52页
    6.2 创新点第52-53页
    6.3 展望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在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及其参加的科研项目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D泵浦板条Nd:YAG激光器的研究
下一篇:孔状微环波导模式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