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境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研究框架设计与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4 技术路线及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2.1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1.1 远程培训的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2 远程培训标准化的相关理论基础与原则 | 第18-19页 |
2.2 互联网背景下培训出现的新技术与新特点 | 第19-21页 |
2.2.1 互联网背景下培训出现的新技术 | 第19-20页 |
2.2.2 互联网背景下培训出现的新特点 | 第20-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唐投发电集团员工远程培训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2-30页 |
3.1 唐投发电集团初始远程培训平台状况分析 | 第22-27页 |
3.1.1 唐投发电集团初始远程培训平台功能分析 | 第22-25页 |
3.1.2 唐投发电集团初始远程培训平台学员上线学习情况现状分析 | 第25-27页 |
3.1.3 唐投发电集团初始远程培训平台硬件配套设施现状分析 | 第27页 |
3.2 唐投发电集团初始远程培训平台问题分析 | 第27-30页 |
3.2.1 远程培训系统功能单一,学习功能有待完善 | 第27-28页 |
3.2.2 优质远程培训师资的缺乏与教学资源不足 | 第28页 |
3.2.3 缺少激励机制,学员上线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 第28页 |
3.2.4 学习硬件需完善,监督功能待建立,培训效果难评估 | 第28-29页 |
3.2.5 宣传力度不到位,培训观念需转变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唐投发电集团远程培训平台标准化建设 | 第30-43页 |
4.1 唐投发电集团远程培训标准化发展模式构建思路 | 第30-36页 |
4.1.1 唐投发电集团远程培训标准化发展模式构建总目标 | 第31-33页 |
4.1.2 唐投发电集团远程培训标准化发展模式构建步骤 | 第33-36页 |
4.2 唐投发电集团远程培训需求与内容的标准化 | 第36-37页 |
4.2.1 唐投发电集团各岗位人员远程培训需求收集方式的标准化 | 第36页 |
4.2.2 唐投发电集团远程培训岗位具体内容标准化 | 第36-37页 |
4.3 唐投发电集团远程培训评估的标准化 | 第37-43页 |
4.3.1 唐投集团远程培训标准化效果评估方案使用模拟 | 第37-40页 |
4.3.2 唐投远程培训在线考试系统功能设计的标准化 | 第40-43页 |
第五章 基于可持续发展模式下提高远程培训效果的保障措施 | 第43-49页 |
5.1 创立“联盟”构造远程教学资源共享模式 | 第43-45页 |
5.1.1 “电力行业远程继续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介绍 | 第43页 |
5.1.2 基于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的远程教学资源共享 | 第43-45页 |
5.2 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与培训效果 | 第45-47页 |
5.2.1 提高学员周期上线率的奖励制度设计 | 第45-46页 |
5.2.2 远程培训网络线上学习监督功能 | 第46-47页 |
5.3 完善远程培训的硬件环境 | 第47-48页 |
5.3.1 平板电脑与手机App在远程培训中的应用 | 第47-48页 |
5.3.2 唐投发电集团远程视频交互培训系统 | 第48页 |
5.4 加强针对性的面授答疑培训 | 第48-49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49-5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49-50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