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 第10-12页 |
1.2.1 研究对象 | 第10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2.3 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4.1 国外文化生态学理论的发展概述 | 第13-14页 |
1.4.2 我国文化生态学理论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地域景观与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2.1 地域与地域景观 | 第16-17页 |
2.1.1 地域 | 第16页 |
2.1.2 地域景观 | 第16页 |
2.1.3 地域文化 | 第16-17页 |
2.2 文化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 第17-20页 |
2.2.1 文化生态学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2.2.2 文化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 第18-20页 |
2.3 文化生态学引入新疆地域景观设计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新疆地域景观中物质文化的提炼与表达 | 第22-34页 |
3.1 新疆地域生态特色分析 | 第22页 |
3.2 生活习俗文化符号的提炼 | 第22-26页 |
3.2.1 饮食习惯 | 第22-23页 |
3.2.2 礼仪及节日传统 | 第23-24页 |
3.2.3 服饰习俗 | 第24-25页 |
3.2.4 语言文字 | 第25-26页 |
3.3 居住环境文化符号的提炼 | 第26-30页 |
3.3.1 伊犁民居文化特色 | 第26-27页 |
3.3.2 吐鲁番麻扎村民居文化特色 | 第27-29页 |
3.3.3 游牧民族传统民居文化特色 | 第29-30页 |
3.4 物质文化符号在新疆地域景观设计的表达 | 第30-34页 |
第四章 新疆地域景观中精神文化的提炼与表达 | 第34-40页 |
4.1 文学作品文化符号的提炼 | 第34-35页 |
4.2 历史文化符号的提炼 | 第35-36页 |
4.3 宗教文化符号的提炼 | 第36-38页 |
4.4 精神文化符号在新疆地域景观设计的表达 | 第38-40页 |
第五章 新疆地域景观设计中文化生态的表达——以库尔勒孔雀公园为例 | 第40-49页 |
5.1 项目概况 | 第40页 |
5.2 库尔勒孔雀公园现状分析 | 第40-41页 |
5.2.1 景观格局分析 | 第40页 |
5.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分析 | 第40-41页 |
5.3 库尔勒孔雀公园改造项目的景观设计 | 第41-46页 |
5.3.1 总体空间结构 | 第41-43页 |
5.3.2 景点设计 | 第43-46页 |
5.4 库尔勒孔雀公园中的文化生态学体现 | 第46-49页 |
5.4.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体现 | 第46页 |
5.4.2 地理特征的体现 | 第46-47页 |
5.4.3 民族文化要素的体现 | 第47页 |
5.4.4 地域文化要素的体现 | 第47-49页 |
第六章 新疆文化生态与地域景观设计的思考 | 第49-53页 |
6.1 地域景观设计与文化生态学 | 第49-50页 |
6.1.1 文化生态学对地域环境的保护 | 第49页 |
6.1.2 文化物种的多样性维护 | 第49-50页 |
6.1.3 文化生态链的完善与优化 | 第50页 |
6.2 文化生态元素符号的提炼与表达 | 第50-52页 |
6.2.1 文化生态元素符号的提炼 | 第50-51页 |
6.2.2 文化生态元素符号的表达 | 第51-52页 |
6.3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 第52-53页 |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62页 |
附件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