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热力工程理论论文--传热学论文

低温储罐保温能力和承载能力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符号说明第15-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5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意义第17页
    1.2 低温储罐的研究进展第17-24页
        1.2.1 低温储罐的基本介绍第17-19页
        1.2.2 多层绝热结构的研究进展第19-21页
        1.2.3 低温储罐强度设计的研究进展第21-23页
        1.2.4 数值模拟及有限元技术的研究进展第23-24页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二章 低温储罐稳态传热的数值模拟第25-43页
    2.1 有限元法及ANSYS软件概述第25-26页
        2.1.1 有限元法概述第25页
        2.1.2 ANSYS软件概述第25-26页
    2.2 低温储罐的数值模拟第26-39页
        2.2.1 低温储罐传热结构介绍第26-29页
        2.2.2 低温储罐传热结构的几何模型第29-32页
        2.2.3 网格划分和网格无关性测试第32-35页
        2.2.4 热边界条件及求解设置第35-38页
        2.2.5 数值模拟结果第38-39页
    2.3 静态蒸发率的实验验证第39-41页
    2.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三章 低温储罐保温结构的参数分析和优化设计第43-67页
    3.1 保温结构的漏热分析第43-50页
        3.1.1 保温结构的漏热无关性分析第43-45页
        3.1.2 颈管的漏热分析第45-48页
        3.1.3 保温层的漏热分析第48-50页
    3.2 传热计算公式的拟合第50-59页
        3.2.1 MATLAB软件的简介第50-51页
        3.2.2 颈管传热计算的公式拟合第51-55页
        3.2.3 保温层传热计算的公式拟合第55-59页
    3.3 低温液氦储罐CMSH-350的静态蒸发率计算及实验验证第59-65页
        3.3.1 低温液氦储罐CMSH-350静态蒸发率的测试试验第59-63页
        3.3.2 低温液氦储罐CMSH-350静态蒸发率的公式计算第63-64页
        3.3.3 低温液氦储罐CMSH-350静态蒸发率的数值模拟第64-65页
    3.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四章 低温储罐的强度计算及结构改进第67-97页
    4.1 低温液氦储罐的常规设计第67-74页
        4.1.1 常规设计简介第67-68页
        4.1.2 SW6计算软件简介第68页
        4.1.3 基于常规设计的强度计算第68-74页
    4.2 分析设计及Static Structural模块简介第74-75页
        4.2.1 分析设计简介第74页
        4.2.2 ANSYS Static Structural模块简介第74-75页
    4.3 有限元模型及边界条件第75-82页
        4.3.1 几何模型及材料属性第75-77页
        4.3.2 有限元网格模型第77-79页
        4.3.3 载荷和边界条件第79-82页
    4.4 应力分析及强度评定第82-95页
        4.4.1 强度评定依据第82页
        4.4.2 初始结构的结果分析和结构改进第82-84页
        4.4.3 改进结构的有限元计算和强度校核第84-95页
    4.5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五章 低温储罐外容器的优化设计第97-117页
    5.1 低温液氦储罐外容器的屈曲分析第97-109页
        5.1.1 两种屈曲分析方法的简介第97-98页
        5.1.2 屈曲分析结果第98-100页
        5.1.3 不同壁厚下临界屈曲载荷的计算第100-103页
        5.1.4 设计参数对临界屈曲载荷的影响第103-107页
        5.1.5 加强圈结构的优化设计第107-109页
    5.2 低温液氦储罐外容器的极限载荷分析第109-116页
        5.2.1 极限载荷分析方法的简介第109-110页
        5.2.2 低温储罐外容器的极限载荷分析第110-115页
        5.2.3 不同壁厚下外容器的极限载荷分析第115-116页
    5.3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117-119页
    6.1 主要结论第117页
    6.2 展望第117-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3页
致谢第123-125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5-127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127-129页
附件第129-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叶片振动及碰摩响应研究
下一篇:组合转子抑垢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