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2 地下水动态预测模型理论分析 | 第15-23页 |
2.1 地下水动态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2.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第18-19页 |
2.3 遗传BP神经网络模型 | 第19-23页 |
3 研究区概况 | 第23-33页 |
3.1 自然概况 | 第23-25页 |
3.2 水文特性 | 第25-27页 |
3.3 社会经济 | 第27-28页 |
3.4 水文地质 | 第28-29页 |
3.5 水资源开发利用 | 第29-33页 |
4 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 第33-47页 |
4.1 地下水位监测站点的选取 | 第33-34页 |
4.2 地下水位历史变化特征分析 | 第34-42页 |
4.2.1 年际变化 | 第34-38页 |
4.2.2 年内变化 | 第38-41页 |
4.2.3 不同月份地下水埋深的变化 | 第41-42页 |
4.3 地下水位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7页 |
4.3.1 地下水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42-43页 |
4.3.2 降雨量变化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 第43-44页 |
4.3.3 开采量变化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4 国民生产总值(GDP)与地下水位变化的关系 | 第45-47页 |
5 地下水位预测模型构建与地下水位预测分析 | 第47-59页 |
5.1 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第47-53页 |
5.1.1 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 第47-49页 |
5.1.2 遗传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第49-52页 |
5.1.3 模拟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 第52-53页 |
5.2 预测期地下水位变化影响因素的预估处理 | 第53-56页 |
5.3 地下水位变化的预测 | 第56-59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59-61页 |
6.1 结论 | 第59页 |
6.2 研究中的不足 | 第59页 |
6.3 建议 | 第59-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