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浅论葛亮小说的美学风格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引言第7-9页
第一章 冷:置身事外的距离书写第9-17页
    第一节 情感冷静的形式表达第9-13页
        一、阴冷恐怖的情节第9-10页
        二、凄冷黯淡的结局第10-11页
        三、袖手旁观的视角第11-12页
        四、不动声色的语言第12-13页
    第二节 疏离当下的内容选择第13-17页
        一、游离现实的题材第13-14页
        二、脱离常态的人性第14-15页
        三、远离大众的词汇第15-17页
第二章 暖:体恤苍生的士大夫情怀第17-24页
    第一节 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第17-20页
        一、平凡小人物的体恤关照第17-18页
        二、向真向善的人性认知第18-19页
        三、扎根城市的温暖刻画第19-20页
    第二节 关切社会的责任担当第20-22页
        一、社会问题的积极关注第20-21页
        二、城市化弊端的揭示第21-22页
    第三节 传统文化的礼义渲染第22-24页
        一、舍家为国的信念第22页
        二、重义轻利的坚守第22-24页
第三章 外冷内热:葛亮小说的美学本质第24-27页
    第一节 看似无情实有情的人物第24-25页
    第二节 看似客观实主观的视角第25页
    第三节 看似冷漠实节制的文笔第25-27页
第四章 美学风格的形成探析第27-36页
    第一节 向内承袭的本土熏陶第27-31页
        一、家学下笔持重的濡染第27-29页
        二、笔记小说传奇性的演绎第29-30页
        三、《诗经》古朴人性美的追求第30页
        四、小人物折射大历史的书写第30-31页
    第二节 向外借鉴的西方影响第31-36页
        一、黑色惊悚元素的渗入第32页
        二、现代派手法的舶来第32-33页
        三、西方悲剧模式的借鉴第33-34页
        四、小人物人性的体察第34-36页
结语第36-38页
致谢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林语堂的生态美学思想
下一篇:转型期知识分子的精神裂变和价值取向--论阎真长篇小说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