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 绪论 | 第9-18页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1、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2、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2、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3、综述结论 | 第15页 |
(三)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四)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7-18页 |
1、研究方法 | 第17页 |
2、创新点 | 第17-18页 |
二 产业融合发展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一) 产业 | 第18-19页 |
(二) 产业融合 | 第19-20页 |
(三) 产业集群理论 | 第20-21页 |
(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产业融合的要求 | 第21-23页 |
三 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特征 | 第23-33页 |
(一) 三次产业均进入“融合态” | 第23-28页 |
(二) 融合发展模式逐渐多样 | 第28页 |
(三) 融合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 第28-30页 |
(四) 政策体制利导作用显现 | 第30-31页 |
(五) 产业集群资源共享效应凸显 | 第31-33页 |
四 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案例分析 | 第33-42页 |
(一) 顺向融合模式 | 第33-36页 |
1、温县“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 | 第33-34页 |
2、“二三产业融合”模式: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 第34-36页 |
(二) 逆向融合模式 | 第36-39页 |
1、“三二一”产业融合模式:河南鲜易供应链有限公司 | 第36-37页 |
2、“三二”产业融合模式:河南中原云工有限责任公司 | 第37-39页 |
(三) 双向融合模式 | 第39-42页 |
1、河南万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第39-40页 |
2、安阳全丰航空植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第40-42页 |
五 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42-50页 |
(一) 主导产业带动力未能充分发挥 | 第42-44页 |
(二) 产业政策未充分发挥支撑作用 | 第44-46页 |
(三) 人才与金融等要素仍存在瓶颈制约 | 第46-47页 |
(四) 促进融合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 第47页 |
(五) 区域间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不平衡 | 第47-50页 |
六 促进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 第50-56页 |
(一)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入提高产业带动力 | 第50-51页 |
(二) 充分释放战略叠加的政策红利 | 第51页 |
(三) 筑牢财政人才金融多要素支撑 | 第51-53页 |
(四) 完善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体系 | 第53页 |
(五) 促进区域间产业融合协调发展 | 第53-56页 |
七 结论及展望 | 第56-57页 |
(一) 研究结论 | 第56页 |
(二)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个人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