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研究的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15-18页 |
1.3.1 粉末冶金法 | 第15-16页 |
1.3.2 搅拌铸造法 | 第16-18页 |
1.3.3 浸渗法 | 第18页 |
1.4 微波烧结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 | 第18-22页 |
1.4.1 微波与微波加热 | 第18-19页 |
1.4.2 微波与材料的作用 | 第19-20页 |
1.4.3 微波烧结的优越性 | 第20页 |
1.4.4 微波烧结金属材料进展 | 第20-22页 |
1.5 选题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22-26页 |
1.5.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1.5.2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3页 |
1.5.3 本课题具体实验流程 | 第23-26页 |
第二章 实验原料和测试方法 | 第26-38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26-28页 |
2.1.1 碳化硅 | 第26-27页 |
2.1.2 铝基体材料 | 第27-28页 |
2.2 SiC/Al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8-30页 |
2.2.1 SiC/Al复合粉末的制备 | 第28页 |
2.2.2 SiC/Al复合材料冷压成型 | 第28-29页 |
2.2.3 SiC/Al复合材料烧结工艺 | 第29-30页 |
2.3 SiC/Al复合材料的性能检测 | 第30-32页 |
2.3.1 复合粉末粒度检测 | 第30页 |
2.3.2 复合材料致密度的检测 | 第30-31页 |
2.3.3 复合材料硬度测试 | 第31-32页 |
2.4 SiC/Al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物相分析 | 第32页 |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分析 | 第32页 |
2.4.2 X射线衍射(XRD)表征 | 第32页 |
2.5 介电常数的测量 | 第32-38页 |
2.5.1 谐振腔体法 | 第33-35页 |
2.5.2 平板电容法 | 第35-36页 |
2.5.3 传输线法 | 第36页 |
2.5.4 开端同轴探头法 | 第36页 |
2.5.5 自由空间法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微波常压烧结法制备SiC/Al复合材料的工艺研究 | 第38-56页 |
3.1 SiC含量对SiC/Al复合材料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38-41页 |
3.1.1 SiC/Al复合材料致密度的测试 | 第39-40页 |
3.1.2 SiC/Al复合材料硬度的测试 | 第40页 |
3.1.3 SiC/Al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分析 | 第40-41页 |
3.2 压坯压力对SiC/Al复合材料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41-46页 |
3.2.1 SiC/Al复合材料致密度的测试 | 第43页 |
3.2.2 SiC/Al复合材料硬度的测试 | 第43-44页 |
3.2.3 SiC/Al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分析 | 第44-46页 |
3.2.4 不同压坯压力下SiC/Al复合材料XRD物相分析 | 第46页 |
3.3 烧结温度对SiC/Al复合材料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46-52页 |
3.3.1 SiC/Al复合材料致密度的测试 | 第48页 |
3.3.2 SiC/Al复合材料硬度的测试 | 第48-49页 |
3.3.3 SiC/Al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分析 | 第49-51页 |
3.3.4 不同烧结温度下SiC/Al复合材料XRD物相分析 | 第51-52页 |
3.4 保温时间对SiC/Al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3.4.1 SiC/Al复合材料致密度的测试 | 第52-53页 |
3.4.2 SiC/Al复合材料硬度的测试 | 第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6页 |
第四章 响应曲面法优化微波常压烧结工艺 | 第56-66页 |
4.1 基于CCD的RSM实验设计 | 第56-57页 |
4.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57-61页 |
4.2.1 SiC/Al复合材料致密度的回归方程方差分析 | 第57-59页 |
4.2.2 SiC/Al复合材料硬度的回归方程方差分析 | 第59-61页 |
4.3 响应曲面分析 | 第61-63页 |
4.4 工艺参数的验证 | 第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6页 |
第五章 微波热压烧结法制备SiC/Al复合材料的工艺研究 | 第66-82页 |
5.1 微波热压烧结设备 | 第66-67页 |
5.1.1 微波源 | 第66-67页 |
5.1.2 微波传输系统 | 第67页 |
5.1.3 温度测控系统 | 第67页 |
5.1.4 液压系统 | 第67页 |
5.2 保温结构 | 第67-70页 |
5.2.1 保温层的重要性 | 第68页 |
5.2.2 保温材料的选择 | 第68页 |
5.2.3 保温结构的设计 | 第68-70页 |
5.3 炉用模具 | 第70-71页 |
5.3.1 模具材料的选择 | 第70页 |
5.3.2 模具的设计 | 第70-71页 |
5.4 热压法烧结理论 | 第71-73页 |
5.5 热压温度对SiC/Al复合材料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73-76页 |
5.5.1 SiC/Al复合材料致密度的测试 | 第73-74页 |
5.5.2 SiC/Al复合材料硬度的测试 | 第74-75页 |
5.5.3 SiC/Al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分析 | 第75-76页 |
5.5.4 SiC/Al复合材料XRD物相分析 | 第76页 |
5.6 热压压力对SiC/Al复合材料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76-79页 |
5.6.1 SiC/Al复合材料致密度的测试 | 第77页 |
5.6.2 SiC/Al复合材料硬度的测试 | 第77-78页 |
5.6.3 SiC/Al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分析 | 第78-79页 |
5.7 微波常压烧结与微波热压烧结的对比 | 第79-81页 |
5.7.1 SiC/Al复合材料致密度的对比 | 第79页 |
5.7.2 SiC/Al复合材料硬度的对比 | 第79-80页 |
5.7.3 SiC/Al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对比 | 第80页 |
5.7.4 SiC/Al复合材料物相的对比 | 第80-81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6页 |
6.1 微波常压烧结的实验结论 | 第82页 |
6.2 响应曲面法优化微波常压烧结实验结论 | 第82-83页 |
6.3 微波热压烧结实验结论 | 第83页 |
6.4 微波常压烧结和微波热压烧结的结果对比 | 第83页 |
6.5 前景展望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6页 |
附录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