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A/O、A~2/O和典型高级氧化技术对污水毒性削减效果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TABLE OF CONTENTS第12-15页
图目录第15-20页
表目录第20-21页
主要符号表第21-22页
主要缩写符号表第22-23页
1 绪论第23-46页
    1.1 污水水质评价指标第23-25页
    1.2 生物毒性测试第25-34页
        1.2.1 急性毒性测试第26-29页
        1.2.2 慢性毒性测试第29页
        1.2.3 遗传毒性测试第29-31页
        1.2.4 内分泌干扰效应测试第31-34页
    1.3 典型生物法水处理技术第34-36页
        1.3.1 SBR 工艺第34-35页
        1.3.2 A/O 工艺第35页
        1.3.3 A~2/O工艺第35-36页
    1.4 高级氧化技术第36-44页
        1.4.1 Fenton 技术第36-39页
        1.4.2 臭氧氧化技术第39-44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第44-46页
2 A/O工艺对市政污水毒性削减效果评价第46-69页
    2.1 实验部分第46-51页
        2.1.1 实验材料、试剂与设备第46-48页
        2.1.2 理化指标测试第48页
        2.1.3 生物毒性测试第48-50页
        2.1.4 遗传毒性试验质量控制第50-51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51-67页
        2.2.1 污水理化指标测试第51-52页
        2.2.3 急性毒性评价第52-53页
        2.2.4 遗传毒性评价第53-66页
        2.2.5 各厂出水遗传毒性比较第66-67页
    2.3 本章小结第67-69页
3 A~2/O工艺对市政污水毒性削减效果评价第69-80页
    3.1 实验部分第69-71页
        3.1.1 实验材料、试剂与设备第69-70页
        3.1.2 理化指标的测试第70-71页
        3.1.3 生物毒性测试第71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71-79页
        3.2.1 污水理化指标测试第71-72页
        3.2.2 急性毒性评价第72-73页
        3.2.3 遗传毒性评价第73-78页
        3.2.4 A~2/O与A/O工艺对市政污水遗传毒性的削减效果比较第78-79页
    3.3 本章小结第79-80页
4 Fenton工艺对印染废水二级出水毒性削减能力的研究第80-117页
    4.1 实验部分第80-83页
        4.1.1 实验材料、试剂与设备第80-82页
        4.1.2 Fenton-絮凝技术第82-83页
        4.1.3 理化指标测试第83页
        4.1.4 生物毒性测试第83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83-115页
        4.2.1 Fenton-絮凝技术处理条件优化第83-88页
        4.2.2 Fenton-絮凝技术对模拟印染废水二级出水急性毒性的削减效果第88-89页
        4.2.3 Fenton-絮凝技术对模拟印染废水二级出水遗传毒性的削减效果第89-103页
        4.2.4 Fenton-絮凝技术对实际印染废水二级出水的处理效果第103-104页
        4.2.5 Fenton-絮凝技术对实际印染废水二级出水急性毒性的削减效果第104-105页
        4.2.6 Fenton-絮凝技术对实际印染废水二级出水遗传毒性的削减效果第105-115页
    4.3 本章小结第115-117页
5 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对印染出水毒性削减能力的研究第117-140页
    5.1 实验部分第117-121页
        5.1.1 实验材料、试剂与设备第117-118页
        5.1.2 催化臭氧氧化技术第118-119页
        5.1.3 理化指标测试方法第119页
        5.1.4 生物毒性测试方法第119-121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121-138页
        5.2.1 臭氧氧化及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对实际印染出水的降解效果第121-122页
        5.2.2 臭氧氧化及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对实际印染出水急性毒性的削减效果第122-128页
        5.2.3 臭氧氧化技术对实际印染出水遗传毒性的控制效果第128-132页
        5.2.4 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对实际印染出水遗传毒性的控制效果第132-138页
    5.3 本章小结第138-140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40-143页
    6.1 结论第140-141页
    6.2 创新点摘要第141-142页
    6.3 展望第142-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57页
作者简介第157-15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58-159页
致谢第159页

论文共1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方典型区域多溴联苯醚和短链氯化石蜡的生物富集及放大研究
下一篇:地下条带式铺膜节水灌溉技术的试验与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