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五年苏轼文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0页 |
第一章 元丰五年苏轼文学创作的环境因素 | 第10-40页 |
1.1 政治环境 | 第10-12页 |
1.2 审美环境 | 第12-16页 |
1.3 交友环境 | 第16-40页 |
1.3.1 方外交游 | 第16-23页 |
1.3.2 文人雅士 | 第23-37页 |
1.3.3 邻里亲友 | 第37-40页 |
第二章 元丰五年苏轼的思想状况 | 第40-65页 |
2.1 儒家思想 | 第40-45页 |
2.2 释家思想 | 第45-50页 |
2.3 道家思想 | 第50-65页 |
2.3.1 向往仙道 | 第52-53页 |
2.3.2 归隐田园 | 第53-59页 |
2.3.3 超然物外 | 第59-65页 |
第三章 元丰五年苏轼的心态变化 | 第65-75页 |
3.1 初到黄州“难受不适” | 第65-68页 |
3.2 漫长时日“渐趋适应” | 第68-71页 |
3.3 元丰五年“完全融合” | 第71-75页 |
第四章 黄州时期苏轼文学作品定量分析 | 第75-91页 |
4.1 元丰三年苏轼文学作品定量分析 | 第75-78页 |
4.2 元丰四年苏轼文学作品定量分析 | 第78-81页 |
4.3 元丰六、七年苏轼在黄文学作品定量分析 | 第81-85页 |
4.4 元丰五年苏轼文学作品定量分析 | 第85-91页 |
结语 | 第91-92页 |
附录一 | 第92-96页 |
附录二 | 第96-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5页 |
导师与作者简介 | 第125-126页 |
后记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