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微博谣言的治理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4页
        1.2.1 有关微博谣言特性的研究第12页
        1.2.2 有关微博谣言成因与传播途径的研究第12-13页
        1.2.3 有关政府网络谣言公关策略的研究第13-14页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4-15页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微博谣言的形成机制第17-29页
    2.1 微博谣言泛滥的网络基础第17-22页
        2.1.1 微博平台为谣言滋生提供温床第17-19页
        2.1.2 信息来源及审核不严格第19-20页
        2.1.3 意见领袖的传播节点作用第20-22页
    2.3 微博谣言的本质及类型第22-24页
        2.3.1 微博谣言的本质第22页
        2.3.2 微博谣言主要类型第22-24页
    2.4 微博谣言出现的诱因分析第24-29页
        2.4.1 自媒体低门槛的准入设置第25页
        2.4.2 利益诱导因素第25-26页
        2.4.3 社会心理因素第26-28页
        2.4.4 社会信息不透明与法制监管不严第28-29页
第三章 微博谣言的传播机制第29-41页
    3.1 微博谣言传播路径分析第29-36页
        3.1.1 微博谣言的传播模式第29-31页
        3.1.2 借助微博意见领袖传播第31-35页
        3.1.3 利用网络水军传播谣言第35-36页
    3.2 微博谣言传播形式分析第36-38页
        3.2.1 借助其他自媒体丰富内容第36-37页
        3.2.2 借助传统媒体增加可信度第37-38页
    3.3 微博谣言防控制度缺陷分析第38-41页
        3.3.1 预警意识及防控技术薄弱第38页
        3.3.2 防治措施单一,缺乏整体联动性第38-39页
        3.3.3 危机公关能力较弱第39-41页
第四章 微博谣言的影响机制第41-46页
    4.1 微博谣言的社会影响分析第41-42页
        4.1.1 造成社会潜在不安全因素第41-42页
        4.1.2 引发道德败坏第42页
    4.2 微博谣言的网络环境影响分析第42-44页
        4.2.1 引发网络暴力第42-43页
        4.2.2 激化网络自由与监管的矛盾第43-44页
    4.3 微博谣言的受众影响分析第44-46页
        4.3.1 产生大量微博信息垃圾第44-45页
        4.3.2 混淆视听,误导判断第45-46页
第五章 微博谣言的治理机制第46-57页
    5.1 传统治理方式的弊端第46-48页
        5.1.1 内部防控不全面,时效性差第46-47页
        5.1.2 外部监督陷两难,影响有限第47-48页
    5.2 培养公民辟谣意识,激励民众参与辟谣第48-50页
        5.2.1 增强国民素质,提升自我杜谣意识第48页
        5.2.2 创新激励方式,引导民众主动辟谣第48-50页
    5.3. 完善审核监督机制,强化意见领袖责任意识第50-52页
        5.3.1 加强微博实名制管理第50页
        5.3.2 加强微博大V用户管理第50-51页
        5.3.3 建立良好的谣言预警和反应机制第51-52页
    5.4 净化网络环境,构建法律监督体系第52-54页
        5.4.1 加强对各大官方微博的管理力度第52页
        5.4.2 政府加强微博谣言传播的法律约束第52-53页
        5.4.3 净化网络环境,严打网络水军第53-54页
    5.5 发挥微博监督作用,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立第54-57页
        5.5.1 完善微博监督作用第54-55页
        5.5.2 增强微博自我修复功能第55-57页
结语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GN在大鼠应激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及中枢机制
下一篇: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的对策研究--以山东省夏津县南城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