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在促进平潭外贸经济发展中的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9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6-7页 |
一、目的 | 第6页 |
二、意义 | 第6-7页 |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第7-8页 |
一、方法 | 第7页 |
二、思路 | 第7-8页 |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点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8-9页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第8页 |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8-9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中外海关改革的简要回顾 | 第9-16页 |
第一节 公共行政管理相关理论 | 第9-11页 |
一、政治—行政二分法 | 第9页 |
二、公共选择理论 | 第9页 |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9-10页 |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海关的基本职能与任务 | 第11-16页 |
一、《海关法》关于海关职能的规定 | 第11页 |
二、中国海关工作方针的发展 | 第11-12页 |
三、当前西方国家海关的管理理念 | 第12-13页 |
四、关于中国海关改革的理论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五、海关改革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方向 | 第14-16页 |
第三章 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现状分析 | 第16-22页 |
第一节 平潭综合实验区基本情况 | 第16-19页 |
一、平潭概况 | 第16页 |
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发展定位 | 第16-17页 |
三、平潭综合实验区所具备的优惠政策 | 第17-18页 |
四、平潭开放开发的优劣势分析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海关促进平潭外贸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 第19-21页 |
一、组织优势 | 第19-20页 |
二、经验优势 | 第20页 |
三、管理优势 | 第20页 |
四、信息优势 | 第20-21页 |
第三节 海关促进平潭外贸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21-22页 |
第四章 海关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验借鉴 | 第22-29页 |
第一节 关于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考察对象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国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概况 | 第23-24页 |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 第23页 |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 第23页 |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23-24页 |
第三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 | 第24-26页 |
一、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总体情况 | 第24-25页 |
二、中国与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 | 第25页 |
三、内地与港澳的经济合作 | 第25-26页 |
第四节 大陆与台湾经济合作的现状 | 第26-27页 |
一、两岸经济合作的基本情况 | 第26页 |
二、两岸经济合作的特点 | 第26页 |
三、两岸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26-27页 |
第五节 海关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职能 | 第27-29页 |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离不开海关的参与和配合 | 第27页 |
二、技术层面以促进贸易便利化为主 | 第27页 |
三、功能层面以实施合作项目为主 | 第27-28页 |
四、制度层面以参与制度设计为主 | 第28-29页 |
第五章 海关促进平潭综合实验区外贸经济发展的思考 | 第29-34页 |
第一节 根本目标 | 第29页 |
第二节 总体思路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具体措施 | 第30-34页 |
一、准确把握海关服务理念,关注公平、正义和效率 | 第30页 |
二、设立公共关系部门,建立与企业的新型伙伴关系 | 第30-31页 |
三、改进服务质量,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 第31-32页 |
四、积极参与和支持两岸合作交流 | 第32-33页 |
五、发挥科技优势,提高信息分析处理能力 | 第33-34页 |
结束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