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轮胎结构创新设计及其综合性能研究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5页 |
1.1 轮胎结构设计的研究现状 | 第15-23页 |
1.1.1 轮胎轮廓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1.2 轮胎骨架材料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1.3 轮胎骨架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三角平衡轮廓结构设计及其综合性能研究 | 第25-53页 |
2.1 三角平衡轮廓的介绍 | 第25-26页 |
2.2 三角平衡轮廓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6-29页 |
2.2.1 轮胎材料模型 | 第26-28页 |
2.2.2 接触定义及边界条件 | 第28页 |
2.2.3 轮胎有限元模型 | 第28-29页 |
2.2.4 载荷工况 | 第29页 |
2.3 三角平衡轮廓轮胎的静态分析 | 第29-35页 |
2.3.1 轮胎模型有效性的验证 | 第29-30页 |
2.3.2 轮胎骨架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第30-33页 |
2.3.3 轮胎接地性能分析 | 第33-35页 |
2.4 三角平衡轮廓轮胎的动态分析 | 第35-46页 |
2.4.1 驱动、制动和自由滚动分析 | 第35-38页 |
2.4.2 侧偏滚动分析 | 第38-43页 |
2.4.3 侧倾侧偏联合滚动分析 | 第43-46页 |
2.5 三角平衡轮廓轮胎的模态分析 | 第46-51页 |
2.5.1 静止状态下的振动模态分析 | 第46-50页 |
2.5.2 滚动状态下的振动模态分析 | 第50-5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三章 子午斜交胎体结构设计及其综合性能研究 | 第53-67页 |
3.1 子午斜交胎体结构的介绍 | 第53-55页 |
3.2 子午斜交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5-56页 |
3.2.1 材料模型 | 第55页 |
3.2.2 接触算法和边界条件 | 第55页 |
3.2.3 轮胎有限元模型的网格划分 | 第55-56页 |
3.2.4 载荷工况 | 第56页 |
3.3 子午斜交胎的静态分析 | 第56-63页 |
3.3.1 静态接地试验验证 | 第56-58页 |
3.3.2 轮胎接地性能分析 | 第58-59页 |
3.3.3 轮胎骨架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 第59-63页 |
3.3.4 轮胎橡胶力学性能分析 | 第63页 |
3.4 子午斜交胎的动态分析 | 第63-66页 |
3.4.1 侧偏滚动分析 | 第63-6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辐板式骨架胎体结构设计与综合性能分析 | 第67-79页 |
4.1 辐板式骨架胎体结构的介绍 | 第67-68页 |
4.2 辐板式塑料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8-69页 |
4.2.1 材料模型 | 第68页 |
4.2.2 接触算法和边界条件 | 第68页 |
4.2.3 有限元模型的网格划分 | 第68-69页 |
4.2.4 载荷工况 | 第69页 |
4.3 辐板式塑料轮胎的静负荷工况分析 | 第69-73页 |
4.3.1 模型验证 | 第69-70页 |
4.3.2 接地性能分析 | 第70-71页 |
4.3.3 力学性能分析 | 第71-73页 |
4.4 辐板式塑料轮胎的侧偏滚动工况分析 | 第73-78页 |
4.4.1 接地性能 | 第73-75页 |
4.4.2 力学性能 | 第75-76页 |
4.4.3 操控性能 | 第76-7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3页 |
5.1 结论 | 第79-80页 |
5.2 展望 | 第80-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90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90-91页 |
附件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