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1.1 花绒寄甲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1.1.1 分类地位和分布 | 第12页 |
1.1.2 形态学特性 | 第12-13页 |
1.1.3 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 | 第13-14页 |
1.1.4 人工饲养的研究概况 | 第14页 |
1.1.5 对天牛的生物防治 | 第14-16页 |
1.2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2.1 全基因组 de novo 测序 | 第16-17页 |
1.2.2 转录组测序 | 第17-18页 |
1.3 与生长发育和繁殖相关的基因研究概况 | 第18-21页 |
1.3.1 长寿基因 mth | 第18页 |
1.3.2 细胞色素 P450 | 第18-21页 |
1.3.2.1 细胞色素 P450 简介 | 第18-20页 |
1.3.2.2 昆虫细胞色素 P450 的功能 | 第20-21页 |
1.3.2.3 昆虫细胞色素 CYP6 家族 | 第21页 |
1.4 实时定量 PCR | 第21-22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花绒寄甲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分析 | 第24-34页 |
2.1 引言 | 第24-25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2.2.1 材料 | 第25页 |
2.2.1.1 试虫 | 第25页 |
2.2.1.2 主要试剂及来源 | 第25页 |
2.2.1.3 主要仪器及产地 | 第25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2.2.2.1 总 RNA 提取 | 第25-26页 |
2.2.2.2 RNA 质量检测 | 第26页 |
2.2.2.3 cDNA 文库建立及高通量测序 | 第26页 |
2.2.2.4 序列拼接、组装 | 第26页 |
2.2.2.5 Unigene 功能注释 | 第26-27页 |
2.2.2.6 花绒寄甲基因组大小 | 第27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3页 |
2.3.1 RNA 质量 | 第27页 |
2.3.2 转录组的从头测序组装 | 第27-29页 |
2.3.3 预测蛋白注释 | 第29-30页 |
2.3.4 GO 注释 | 第30-32页 |
2.3.5 代谢通路分析 | 第32页 |
2.3.6 转录组信息存放 | 第32页 |
2.3.7 花绒寄甲基因组大小 | 第32-33页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33-34页 |
第三章 花绒寄甲 mth 基因的实时定量表达研究 | 第34-42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4-37页 |
3.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34-35页 |
3.2.1.1 试虫来源及处理 | 第34-35页 |
3.2.1.2 主要试剂及来源 | 第35页 |
3.2.1.3 主要仪器及产地 | 第35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35-37页 |
3.2.2.1 RNA 提取及质量检测 | 第35-36页 |
3.2.2.2 反转录及转录效果检测 | 第36页 |
3.2.2.3 片段选择及 RT-qPCR 引物设计 | 第36-37页 |
3.2.2.4 内参基因的选择 | 第37页 |
3.2.2.5 荧光定量 PCR | 第37页 |
3.2.2.6 数据分析 | 第37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7-41页 |
3.3.1 总 RNA 质量检测 | 第37-38页 |
3.3.2 反转录效果检测 | 第38-39页 |
3.3.3 标准曲线 | 第39页 |
3.3.4 定量结果 | 第39-41页 |
3.4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花绒寄甲 mth 基因的全长克隆 | 第42-55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2-45页 |
4.2.1 材料 | 第42-43页 |
4.2.1.1 试虫来源 | 第42-43页 |
4.2.1.2 主要试剂及来源 | 第43页 |
4.2.1.3 主要仪器及产地 | 第43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43-45页 |
4.2.2.1 RNA 提取 | 第43页 |
4.2.2.2 全长克隆的引物设计 | 第43-44页 |
4.2.2.3 3’RACE 和 5’RACE | 第44-45页 |
4.2.2.4 全长序列拼接及验证 | 第45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5-54页 |
4.3.1 总 RNA 质量检测 | 第45-46页 |
4.3.2 mth 基因的 RACE PCR 扩增 | 第46-47页 |
4.3.2.1 3’和 5’ RACE PCR | 第46页 |
4.3.2.2 全长验证 PCR | 第46-47页 |
4.3.3 mth1 和 mth2 的 cDNA 全长序列及推测的氨基酸序列 | 第47-50页 |
4.3.4 花绒寄甲 mth1 和 mth2 推测的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比较及进化树分析 | 第50-54页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54-55页 |
第五章 花绒寄甲的 P450 基因家族分析 | 第55-61页 |
5.1 引言 | 第55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55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55-59页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59-61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61-63页 |
6.1 主要结果 | 第61页 |
6.2 创新点 | 第61-62页 |
6.3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