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光学论文--信息光学论文--全息光学论文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数字全息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3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9-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页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2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第2章 数字全息成像的基本特性第13-31页
    2.1 全息术的基本理论第13-16页
        2.1.1 物光波前记录第13-14页
        2.1.2 波前再现第14-15页
        2.1.3 离轴全息第15-16页
    2.2 数字全息的基本理论第16-25页
        2.2.1 菲涅尔全息图的记录第16-19页
        2.2.2 全息图的标量衍射再现第19-24页
        2.2.3 傅里叶变换全息图的记录与再现第24-25页
    2.3 数字全息术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第25-30页
        2.3.1 增强对比度第26-27页
        2.3.2 去除直流分量第27页
        2.3.3 减去物参光场第27-28页
        2.3.4 滤波方法第28-30页
    2.4 全息图的台阶量化设计第30页
        2.4.1 全息图台阶量化的原因第30页
        2.4.2 标量衍射理论的局限性第30页
        2.4.3 全息图台阶量化的方法第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第31-41页
    3.1 FDTD方法的基本原理第31-38页
        3.1.1 三维直角坐标系中的FDTD格式第31-34页
        3.1.2 数值稳定及色散性第34-35页
        3.1.3 吸收边界条件第35-37页
        3.1.4 FDTD中的激励源第37-38页
        3.1.5 FDTD方法的计算流程第38页
    3.2 FDTD方法的数据处理第38-40页
        3.2.1 幅值和相位的提取第38-39页
        3.2.2 近场到远场的变换第39-40页
    3.3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数字全息技术中FDTD方法的应用第41-60页
    4.1 全息图的标量衍射计算第41-46页
        4.1.1 全息图的记录第41-43页
        4.1.2 全息图的图像处理技术实现第43-44页
        4.1.3 全息图的再现第44-46页
    4.2 全息图的FDTD模型建立第46-52页
        4.2.1 全息图量化的情形第47-49页
        4.2.2 微观全息图不能用标量衍射理论计算的原因第49-50页
        4.2.3 FDTD计算程序的验证第50-51页
        4.2.4 全息图的模型建立第51-52页
    4.3 全息图的FDTD计算第52-56页
        4.3.1 全息图的标量衍射记录第52-53页
        4.3.2 全息图的近场计算第53-55页
        4.3.3 全息图的整合第55-56页
    4.4 有关FDTD的数据处理第56-58页
        4.4.1 全息图的相位提取第56-57页
        4.4.2 远场处理方法第57-58页
    4.5 数据结果分析第58-59页
    4.6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距离选通激光主被动像信息融合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微小卫星星座的高分辨率图像重构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