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2页 |
| 1.1.1 课题背景 | 第9-11页 |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2-14页 |
| 1.2.1 混合传播模式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2.2 电离层特性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第2章 电离层基本结构与传播特性 | 第16-27页 |
| 2.1 电离层基本结构 | 第16-18页 |
| 2.2 电离层内电磁波传播机理 | 第18-23页 |
| 2.2.1 电离层临界频率与工作频率 | 第18-21页 |
| 2.2.2 电离层电波传播定理 | 第21-22页 |
| 2.2.3 多路径模式分析 | 第22-23页 |
| 2.2.4 电离层多普勒效应 | 第23页 |
| 2.3 电离层模型 | 第23-26页 |
| 2.3.1 线性模型和指数模型 | 第24页 |
| 2.3.2 卡普曼模型 | 第24-25页 |
| 2.3.3 抛物线模型 | 第25页 |
| 2.3.4 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 | 第25-26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混合传播模式回波信号模型 | 第27-43页 |
| 3.1 多传播路径模型建立 | 第27-30页 |
| 3.2 天波传播模式的跳距 | 第30-32页 |
| 3.3 天波回波路径传播衰减 | 第32-38页 |
| 3.3.1 自由空间扩散衰减 | 第32-33页 |
| 3.3.2 电离层吸收衰减 | 第33-35页 |
| 3.3.3 E层传播模式电离层吸收修正项 | 第35页 |
| 3.3.4 附加衰减 | 第35页 |
| 3.3.5 天波回波路径衰减仿真 | 第35-38页 |
| 3.4 地波回波路径传播衰减 | 第38-42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4章 混合传播模式目标定位修正方法 | 第43-77页 |
| 4.1 实测数据处理 | 第43-48页 |
| 4.2 天波路径回波距离修正 | 第48页 |
| 4.3 电离层高度信息获取 | 第48-52页 |
| 4.3.1 基于岛屿回波信号的电离层高度获取 | 第48-51页 |
| 4.3.2 基于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的电离层高度获取 | 第51-52页 |
| 4.4 疑似目标地波回波和天波回波的确定 | 第52-61页 |
| 4.4.1 多传播模式回波信号匹配准则 | 第52-53页 |
| 4.4.2 实测数据回波信号匹配 | 第53-61页 |
| 4.5 对地波回波距离进行修正 | 第61-72页 |
| 4.5.1 疑似目标 1 | 第61-66页 |
| 4.5.2 疑似目标 2 | 第66-71页 |
| 4.5.3 修正结果分析 | 第71-72页 |
| 4.6 飞机目标飞行高度的获取 | 第72-75页 |
| 4.7 系统流程图 | 第75-76页 |
| 4.8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结论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