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格构模型的三维多尺度混凝土受拉断裂过程数值模拟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1.2 混凝土模型结构 | 第9-10页 |
| 1.3 混凝土各尺度模型大小 | 第10-13页 |
| 1.3.1 水泥基材料多尺度理论 | 第10-12页 |
| 1.3.2 均质理论 | 第12-13页 |
| 1.4 格构模型 | 第13-14页 |
| 1.5 界面过渡区 | 第14-16页 |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第2章 格构模型断裂分析过程的建立 | 第17-24页 |
| 2.1 引言 | 第17页 |
| 2.2 模型刚度矩阵 | 第17-19页 |
| 2.2.1 单元刚度矩阵 | 第17-18页 |
| 2.2.2 总体刚度矩阵矩阵分块 | 第18-19页 |
| 2.3 边界条件 | 第19页 |
| 2.4 断裂准则 | 第19页 |
| 2.5 求解过程 | 第19-23页 |
| 2.5.1 格构模型断裂过程 | 第19-20页 |
| 2.5.2 简化断裂流程 | 第20-23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3章 混凝土随机格构模型的构建 | 第24-39页 |
| 3.1 引言 | 第24-25页 |
| 3.2 微观几何模型构建 | 第25-31页 |
| 3.2.1 HYMOSTRUC3D的应用 | 第25-26页 |
| 3.2.2 自由度与单元空间划分 | 第26-28页 |
| 3.2.3 水泥石模型与界面过渡区模型构成 | 第28-31页 |
| 3.3 格构模型建立 | 第31-32页 |
| 3.3.1 微观模型单元定义 | 第31-32页 |
| 3.3.2 微观模型物理参数赋值 | 第32页 |
| 3.4 细观几何模型构建 | 第32-36页 |
| 3.4.1 随机骨料模型 | 第32-35页 |
| 3.4.2 细观界面过渡区模型 | 第35-36页 |
| 3.5 格构模型建立 | 第36-37页 |
| 3.5.1 细观模型单元分类与定义 | 第36-37页 |
| 3.5.2 细观模型物理参数赋值 | 第37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第4章 不同尺度混凝土断裂过程计算结果分析 | 第39-58页 |
| 4.1 引言 | 第39页 |
| 4.2 水泥石 | 第39-45页 |
| 4.3 水泥石与细骨料界面过渡区 | 第45-51页 |
| 4.4 砂浆 | 第51-54页 |
| 4.5 砂浆与粗骨料界面过渡区 | 第54-55页 |
| 4.6 混凝土 | 第55-56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结论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个人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