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4-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7-31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5页 |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5-28页 |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8-29页 |
| 1.6 论文拟解决的问题及创新之处 | 第29-31页 |
| 2 古村落传统基础设施价值评估相关理论研究 | 第31-50页 |
| 2.1 评价体系理论基础 | 第31-34页 |
| 2.2 文化遗产评估对象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34-38页 |
| 2.3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评估体系案例概述 | 第38-42页 |
| 2.4 太行山区传统基础设施价值研究 | 第42-49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3 古村落传统基础设施价值评估体系构建的基础与方法 | 第50-69页 |
| 3.1 评估的目标、原则和构建思路 | 第50-53页 |
| 3.2 评估指标的确定 | 第53-58页 |
| 3.3 本评估体系的评估指标释义 | 第58-62页 |
| 3.4 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62-68页 |
| 3.5 评估体系的评分标准 | 第68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4 古村落传统基础设施价值评估体系应用—以小河村为例 | 第69-87页 |
| 4.1 传统基础设施的评估体系可为多方面工作提供依据 | 第69页 |
| 4.2 传统基础设施价值评估结果与保护决策选择 | 第69-72页 |
| 4.3 小河村传统基础设施价值评估应用说明 | 第72-81页 |
| 4.4 小河村传统基础设施更新策略的研究 | 第81-86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 5 古村落传统基础设施价值评估体系自动化研究 | 第87-94页 |
| 5.1 编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 第87页 |
| 5.2 界面说明 | 第87-88页 |
| 5.3 操作步骤 | 第88-93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4-96页 |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94页 |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94-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 附录 | 第99-108页 |
| 作者简历 | 第108-110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