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催化剂(触媒)论文

丙烯环氧化钛硅分子筛催化剂的失活、再生及反应过程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页
前言第13-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42页
    1.1 合成环氧丙烷现有技术和展望第17-19页
        1.1.1 环氧丙烷现有合成技术第17-18页
        1.1.2 环氧丙烷生成技术展望第18-19页
    1.2 钛硅分子筛(TS-1)合成、表征及其催化反应研究进展第19-33页
        1.2.1 TS-1分子筛合成第19-21页
        1.2.2 TS-1分子筛表征第21-24页
        1.2.3 TS-1分子筛催化氧化反应研究进展第24-31页
        1.2.4 烯烃环氧化TS-1分子筛催化剂的失活及再生研究进展第31-33页
    1.3 课题选择第33页
    参考文献第33-42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42-48页
    2.1 TS-1分子筛的合成第42页
    2.2 成型TS-1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第42-43页
    2.3 TS-1分子筛的表征方法第43-45页
    2.4 丙烯环氧化反应性能评价第45-48页
第三章 溶剂在TS-1分子筛催化丙烯环氧化反应中的作用第48-76页
    3.1 实验部分第49-50页
    3.2 无溶剂存在时TS-1经产物浸渍后的物化性能和催化性能第50-59页
        3.2.1 TS-1经PO浸渍后的物化性能第50-54页
        3.2.2 TS-1经PO浸渍后的催化性能第54-56页
        3.2.3 TS-1分子筛经副产物(MME、PG)浸渍后的物化性能和催化性能第56-59页
    3.3 溶剂存在时TS-1经PO浸渍后的TG-DTG分析及其丙烯环氧化性能第59-62页
        3.3.1 不同溶剂中TS-1经PO浸渍后的TG-DTG分析第59-61页
        3.3.2 在不同溶剂中TS-1经PO浸渍后的丙烯环氧化反应性能第61-62页
    3.4 TS-1催化丙烯环氧化反应中的溶剂作用第62-68页
        3.4.1 不同溶剂中TS-1的催化性能第62-65页
        3.4.2 不同溶剂中反应后TS-1的物化性能第65-68页
    3.5 混合溶剂在TS-1催化丙烯环氧化反应中的作用第68-74页
        3.5.1 CH_3OH-H_2O混合溶剂第68-71页
        3.5.2 CH_3OH-MeCOMe混合溶剂第71-74页
    3.6 小结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6页
第四章 丙烯环氧化TS-1分子筛催化剂的失活研究第76-100页
    4.1 实验部分第76-77页
    4.2 EPO-4催化剂的单管实验第77-79页
        4.2.1 EPO-4催化剂的单管实验反应性能第77-78页
        4.2.2 EPO-4催化剂的失活第78-79页
    4.3 DeEPO-4催化剂的物化性能表征第79-85页
        4.3.1 XRD谱第79-81页
        4.3.2 ~(29)Si MAS NMR谱第81-82页
        4.3.3 FT-IR谱第82-83页
        4.3.4 UV-Vis谱第83-84页
        4.3.5 N_2物理吸附第84-85页
    4.4 DeEPO-4催化剂上积炭(沉积物)研究第85-90页
        4.4.1 ~(13)C MAS/CP NMR第85-86页
        4.4.2 DeEPO-4催化剂的无氧脱附分析第86-90页
    4.5 条状TS-1/SiO_2催化剂的失活过程研究第90-96页
        4.5.1 三段反应器中条状TS-1/SiO_2催化剂的丙烯环氧化反应性能第91-92页
        4.5.2 三段反应器中反应后条状TS-1/SiO_2催化剂的物化性能表征第92-95页
        4.5.3 反应后条状TS-1/SiO_2催化剂的丙烯环氧化反应性能第95-96页
    4.6 粉状TS-1在间歇釜中重复使用时的沉积物形成规律第96-97页
    4.7 积炭形成机理第97-98页
    4.8 小结第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0页
第五章 丙烯环氧化钛硅分子筛催化剂的再生研究第100-129页
    5.1 实验部分第100-103页
    5.2 体内再生第103-114页
        5.2.1 稀H_2O_2再生第103-112页
            5.2.1.1 影响稀H_2O_2再生因素第103-107页
            5.2.1.2 稀H_2O_2再生DeEPO-3催化剂的最佳条件及再生催化剂的长运转第107-108页
            5.2.1.3 DeEPO-4催化剂在最优条件下的稀H_2O_2再生性能第108-109页
            5.2.1.4 多次稀H_2O_2再生DeEPO-4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第109-110页
            5.2.1.5 多次稀H_2O_2再生DeEPO-4催化剂的物化性能第110-112页
        5.2.2 甲醇溶剂萃取再生第112-114页
    5.3 体外再生(不同介质下焙烧再生)第114-122页
        5.3.1 空气为介质第114-115页
        5.3.2 N_2为介质第115-117页
        5.3.3 H_2O和O_2混合气为介质第117-119页
        5.3.4 H_2O为介质第119-120页
        5.3.5 不同介质下焙烧再生的DeEPO-4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比较第120-122页
    5.4 联合再生(水汽改性)第122-127页
        5.4.1 稀H_2O_2再生催化剂的水汽改性第122页
        5.4.2 空气焙烧再生催化剂的水汽改性第122-123页
        5.4.3 水汽改性的不同方法再生的DeEPO-4催化剂的物化性能第123-125页
        5.4.4 水汽改性的稀H_2O_2再生催化剂的多次再生性能第125-127页
    5.5 小结第127-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29页
第六章 结论第129-130页
论文创新点第130-131页
致谢第131-132页
作者简介第132页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第132-133页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空谱结构性挖掘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研究
下一篇:双极化微带天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