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程序设计论文

基于BSP模型的分布式图计算系统性能优化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 本文工作第15-16页
    1.4 全文结构第16-18页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第18-28页
    2.1 Pregel系统第19-23页
        2.1.1 整体同步模型第19页
        2.1.2 Pregel计算模型第19-22页
            2.1.2.1 图划分第20页
            2.1.2.2 顶点计算第20页
            2.1.2.3 数据通信第20-21页
            2.1.2.4 收敛条件判断第21-22页
        2.1.3 编程接口第22-23页
    2.2 基于BSP模型的其他分布式图计算系统第23页
        2.2.1 Hama第23页
        2.2.2 Giraph第23页
    2.3 GraphLab/PowerGraph第23-28页
        2.3.1 图组织结构第24-25页
        2.3.2 编程接口第25页
        2.3.3 数据通信第25-26页
        2.3.4 顶点计算第26页
        2.3.5 顶点调度第26-28页
第三章 分布式图计算系统通信机制优化第28-41页
    3.1 现有BSP模型通信机制的问题第28-30页
        3.1.1 消息量巨大第28页
        3.1.2 消息队列数据竞争激烈第28-29页
        3.1.3 重复计算和数据通信(对拉模型应用)第29-30页
    3.2 分布式只读共享内存第30-32页
        3.2.1 图组织结构第30-31页
        3.2.2 顶点计算第31页
        3.2.3 数据通信第31-32页
        3.2.4 收敛条件判断第32页
    3.3 分布式只读共享内存的实现第32-33页
    3.4 与PowerGraph的比较第33-35页
    3.5 对多核架构的支持第35-36页
    3.6 评测第36-40页
        3.6.1 实验环境第36页
        3.6.2 图算法第36-37页
        3.6.3 消除重复计算和重复消息第37页
        3.6.4 总体性能提升第37-38页
        3.6.5 运行时间分解第38-40页
    3.7 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分布式图计算系统计算模型优化第41-52页
    4.1 同步和异步计算模型比较第41-44页
        4.1.1 同步计算模型第41-42页
        4.1.2 异步计算模型第42-43页
        4.1.3 两种计算模型的比较第43-44页
    4.2 混合计算模型及其优化第44-48页
        4.2.1 混合计算模型第44-45页
        4.2.2 冗余激活问题第45-46页
        4.2.3 细粒度版本追踪技术第46-47页
        4.2.4 无锁版本追踪技术第47-48页
    4.3 性能评测第48-51页
        4.3.1 实验环境第48-49页
        4.3.2 总体性能提升第49页
        4.3.3 可扩展性第49-50页
        4.3.4 版本追踪消除冗余激活的效果第50-51页
    4.4 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总结与分析第52-54页
    5.1 创新与贡献第52页
    5.2 进一步的研究设想第52-54页
        5.2.1 结合“边切分”和“顶点切分”第53页
        5.2.2 适应性的计算模型选择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居住建筑新型通风窗设计研究
下一篇:城市高层住区户外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济南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