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负载于碳纳米管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吡咯聚合及光电转换薄膜的制备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8页
    1.1 碳纳米管载体材料第10-12页
        1.1.1 碳纳米管作催化剂载体第10-12页
            1.1.1.1 碳纳米管负载纳米金属催化剂第10页
            1.1.1.2 碳纳米管负载纳米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第10-11页
            1.1.1.3 碳纳米管负载合金催化剂第11页
            1.1.1.4 碳纳米管负载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第11-12页
        1.1.2 碳纳米管作生物医药载体第12页
    1.2 纳米二氧化钛的表面改性和光催化聚合第12-19页
        1.2.2 二氧化钛的表面改性第13-16页
            1.2.2.1 过渡金属掺杂第13-14页
            1.2.2.2 贵金属表面沉积第14-15页
            1.2.2.3 半导体复合第15-16页
            1.2.2.4 强酸修饰第16页
            1.2.2.5 表面敏化法第16页
            1.2.2.6 其他方法第16页
        1.2.3 二氧化钛与碳纳米管复合改性的应用及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4 纳米半导体光催化聚合第18-19页
            1.2.4.1 纳米半导体光催化聚合的基本原理第18页
            1.2.4.2 纳米半导体光催化聚合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 导电高分子聚吡咯与聚合物光伏电池第19-27页
        1.3.1 导电高分子聚吡咯第19页
        1.3.2 聚吡咯的特性第19-20页
            1.3.2.1 导电性第19-20页
            1.3.2.2 电化学活性第20页
            1.3.2.3 生物相容性第20页
        1.3.3 聚吡咯的制备方法第20-22页
            1.3.3.1 化学氧化法第20-21页
            1.3.3.2 电化学法第21-22页
            1.3.3.3 其它方法第22页
        1.3.4 聚合物光伏电池第22-27页
            1.3.4.1 聚合物光伏电池的基本结构第23页
            1.3.4.2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第23-24页
            1.3.4.3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参数第24-27页
        1.3.5 导电高分子聚吡咯在聚合物光伏电池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第27页
    1.4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第27-29页
    参考文献第29-38页
第二章 碳纳米管负载锐钛矿晶型二氧化钛纳米晶光催化聚合制备CNT-TiO_2-PPy复合材料第38-57页
    2.1 引言第38页
    2.2 实验部分第38-41页
        2.2.1 实验材料第38-39页
        2.2.2 锐钛矿晶型纳米二氧化钛粒子的制备第39-40页
            2.2.2.1 前驱体PTA溶液的制备第39页
            2.2.2.2 碳纳米负载锐钛矿晶型纳米TiO_2水溶胶的制备第39-40页
        2.2.3 光催化聚合制备CNT-TiO_2-PPy复合材料第40页
        2.2.4 分析测试第40-4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1-50页
        2.3.1 碳纳米管负载纳米TiO_2的基本性质第41-44页
            2.3.1.1 碳纳米管负载纳米TiO_2的晶型分析第41-42页
            2.3.1.2 碳纳米管负载纳米TiO_2的拉曼光谱第42-43页
            2.3.1.3 碳纳米管负载纳米TiO_2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43-44页
        2.3.2 CNT-TiO_2-PPy复合材料的形貌与结构分析第44-48页
            2.3.2.1 CNT-TiO_2-PPy纳米复合材料的红外(FTIR)光谱第44-45页
            2.3.2.2 CNT-TiO_2-PPy纳米复合材料的拉曼光谱第45-46页
            2.3.2.3 CNT-TiO_2-PPy纳米复合材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46-47页
            2.3.2.4 CNT-TiO_2-PPy纳米复合材料的热失重分析第47-48页
        2.3.3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第48-50页
            2.3.3.2 吡咯单体和吡咯水溶液的ATR-FTIR第49-50页
            2.3.3.3 吡咯单体吸附在TiO_2薄膜上时紫外光照条件下的ATR-FTIR第50页
    2.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第三章 CNT-TiO_2-PPy纳米复合材料的光电转换性能及界面电荷转移研究第57-76页
    3.1 引言第57页
    3.2 实验部分第57-60页
        3.2.1 实验材料第57-58页
        3.2.2 光电转换器件的制备第58-59页
            3.2.2.1 导电玻璃FTO的清洗第58页
            3.2.2.2 致密TiO_2薄膜的制备第58页
            3.2.2.3 CNT-TiO_2薄膜的制备第58-59页
            3.2.2.4 光催化聚合制备CNT-TiO_2-PPy复合薄膜第59页
            3.2.2.5 CNT-TiO_2-PPy薄膜电极的组装第59页
            3.2.2.6 CNT-TiO_2-PPy光伏电池的组装第59页
        3.2.3 分析测试第59-6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0-73页
        3.3.1 CNT-TiO_2-PPy复合薄膜的表面形貌第60-61页
        3.3.2 CNT-TiO_2-PPy复合薄膜的瞬态光电流工作谱第61-63页
            3.3.2.1 溶胶回流时间对薄膜电极光电转换性能的影响第61-62页
            3.3.2.2 碳管含量对薄膜电极光电转换性能的影响第62页
            3.3.2.3 聚合时间对薄膜电极光电转换性能的影响第62-63页
        3.3.3 CNT-TiO_2-PPy复合材料的界面电荷转移第63-67页
            3.3.3.1 TiO_2-CNT界面电荷转移一一荧光光谱分析第63-66页
            3.3.3.2 TiO_2-PPy界面电荷转移一一荧光光谱分析第66-67页
        3.3.4 CNT-TiO_2-PPy复合材料的XPS分析第67-71页
        3.3.5 TiO_2-CNT-PPy复合材料的ESR分析第71-73页
    3.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作者简介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慢病毒系统HBV基因可调控表达动物模型的构建
下一篇:滩涂围垦和土地利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氨氧化功能群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