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论文中重要缩略词表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 第9-13页 |
|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出现的意义 | 第9-10页 |
|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定义及其分类 | 第10-11页 |
|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概述 | 第13-18页 |
| ·PHA概述 | 第13-15页 |
| ·PHA的研究历史 | 第15-16页 |
| ·PHA的物化性能研究 | 第16-18页 |
| ·PHA改性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 ·生物改性 | 第18-19页 |
| ·物理改性 | 第19-20页 |
| ·化学改性 | 第20-21页 |
| ·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简介 | 第21-24页 |
| ·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概述 | 第21页 |
| ·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 | 第21-22页 |
| ·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2页 |
| ·纳米单元的制备 | 第22-23页 |
| ·纳米单元的表面改性 | 第23-24页 |
|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25-36页 |
| ·主要实验原料、试剂和仪器 | 第25-27页 |
| ·主要实验原料和试剂 | 第25-26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 ·材料制备实验方法 | 第27-32页 |
| ·主要实验原料和试剂的纯化 | 第27页 |
| ·P3/4HB/碳酸钙复合材料样品制备方法 | 第27-28页 |
| ·PHB-diol 的制备 | 第28-29页 |
| ·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接枝 | 第29-31页 |
| ·PHB/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1-32页 |
| ·材料性能检测方法 | 第32-36页 |
| ·材料分子量的表征 | 第32页 |
| ·示差扫描量热仪(DSC) | 第32-33页 |
| ·热失重分析仪(TGA) | 第33页 |
| ·万能拉力试验机(UTM)测定材料的拉伸性能 | 第33-34页 |
| ·冲击强度试验机测定材料的韧性 | 第34页 |
| ·扫描电镜(SEM)检测冲击断面的表面形态 | 第34页 |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 第34-35页 |
| ·核磁共振波谱仪(NMR) | 第35页 |
| ·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TEM) | 第35页 |
| ·光显微镜(POM)观察材料的结晶行为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碳酸钙填充改性P3/4HB的结果与讨论 | 第36-54页 |
| ·引言 | 第36-37页 |
| ·P3/4HB及/P3/4HB/碳酸钙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分析 | 第37-47页 |
| ·复合材料的热稳定行研究 | 第37-38页 |
| ·P3/4HB/碳酸钙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研究 | 第38-42页 |
| ·P3/4HB及P3/4HB重质碳酸钙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研究 | 第42-47页 |
| ·表面结构形态 | 第47-48页 |
| ·机械性能分析 | 第48-54页 |
| 第四章 纳米二氧化硅填充改性PHB的结果与讨论 | 第54-73页 |
| ·引言 | 第54-55页 |
| ·纳米二氧化硅粒径及形态表征 | 第55-56页 |
| ·P HB-diol 产物结构的表征 | 第56-57页 |
| ·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接枝 | 第57-61页 |
| ·HDI接枝二氧化硅颗粒的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 ·PHB-diol接枝HDI-g-SiO_2颗粒的结果分析 | 第59-61页 |
| ·PHB-g-SiO_2颗粒的接枝量表征 | 第61页 |
| ·PHB-g-SiO_2颗粒的表面形态表征(TEM) | 第61-63页 |
| ·PHB及PHB/SiO_2纳米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表征 | 第63页 |
| ·PHB、PHB/SiO_2和PHB/g-SiO_2纳米复合材料结晶性能表征 | 第63-70页 |
| ·PHB、PHB/SiO_2和PHB/g-SiO_2纳米复合材料机械性能表征 | 第70-73页 |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5页 |
| 个人简历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