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10-13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明代汝宁府进士人数考察 | 第15-18页 |
一、汝宁府区域范围 | 第15页 |
二、明代汝宁府进士群体的整理 | 第15-18页 |
(一) 对“汝宁府进士群体”的界定 | 第15-16页 |
(二) 明代河南汝宁府进士人数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明代汝宁府进士群体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及其原因分析 | 第18-44页 |
一、明代汝宁府进士群体时间分布及其原因分析 | 第18-29页 |
(一) 明代汝宁府进士群体的时间分布特征 | 第18-21页 |
(二) 汝宁府进士群体时间分布特征原因分析 | 第21-29页 |
二、明代汝宁府进士群体的空间分布及其原因分析 | 第29-44页 |
(一) 汝宁府进士群体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第29-31页 |
(二) 明代汝宁府进士空间分布特点的原因分析 | 第31-44页 |
第三章 明代汝宁府进士群体的贡献 | 第44-60页 |
一、对国家和其他区域的贡献 | 第44-54页 |
(一) 政治方面的贡献 | 第44-45页 |
(二) 军事方面的贡献 | 第45-47页 |
(三) 社会管理方面的贡献 | 第47-48页 |
(四) 文化和教育方面主要贡献 | 第48-54页 |
二、汝宁府进士群体对汝宁府社会事务的贡献 | 第54-60页 |
(一) 以信阳州人王祖嫡为代表的个体人物贡献 | 第54-56页 |
(二) 王祖嫡以外进士入乡贤祠者主要贡献 | 第56-60页 |
第四章 明代汝宁府进士群体作家代表及进士家族 | 第60-67页 |
一、明代汝宁府进士群体作家代表 | 第60-62页 |
二、明代汝宁府进士家族 | 第62-67页 |
结语 | 第67-69页 |
附录:明代汝宁府进士名录及小传 | 第69-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后记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