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8-9页 |
综述一 中医对BPH的研究进展 | 第9-21页 |
1 BPH的流行病学 | 第9页 |
2 病因病机 | 第9-10页 |
3 治则治法 | 第10页 |
4 实验研究 | 第10-11页 |
5 中医药治疗 | 第11-16页 |
5.1 临床谴方用药研究 | 第11-12页 |
5.2 辨证分型论治 | 第12-13页 |
5.3 中成药 | 第13页 |
5.4 单方治疗 | 第13页 |
5.5 联合治疗 | 第13页 |
5.6 针灸治疗 | 第13-15页 |
5.7 外治法治疗 | 第15页 |
5.8 内外结合疗法 | 第15-16页 |
5.9 饮食调护 | 第16页 |
6 结论 | 第16-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21页 |
综述二 西医对BPH的研究进展 | 第21-30页 |
1 病因病机 | 第21页 |
2 解剖组织 | 第21-22页 |
3 病理生理 | 第22页 |
4 临床表现和诊断 | 第22页 |
5 治疗 | 第22-26页 |
5.1 观察等待 | 第23页 |
5.2 药物治疗 | 第23-24页 |
5.3 手术治疗 | 第24-26页 |
6 展望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0页 |
前言 | 第30-31页 |
前列癃闭通片联合坦洛新胶囊治疗肾虚血瘀型BPH的临床观察 | 第31-46页 |
1 临床资料 | 第31页 |
2 试验方法 | 第31-32页 |
3 病例来源 | 第32-33页 |
4 诊断标准 | 第33-35页 |
5 安全性 | 第35-36页 |
6 疗效评价指标与方法 | 第36-37页 |
7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7页 |
8 技术路线图 | 第37-39页 |
9 各项指标对比分析 | 第39-45页 |
10 脱落与剔除病例分析 | 第45-46页 |
结果 | 第46-47页 |
讨论 | 第47-52页 |
1 坦洛新胶囊(齐索)治疗的理论讨 | 第47-48页 |
2 前列癃闭通片的理论探讨 | 第48-52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个人简历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