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中英文符号缩写 | 第11-12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第1章 综述 | 第13页 |
| 1 子宫内膜增生症的病理 | 第13-20页 |
| 1.2 子宫内膜增生的流行病情况 | 第14页 |
| 1.3 子宫内膜增生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 第14页 |
| 1.4 子宫内膜增生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的情况 | 第14页 |
| 1.5 子宫内膜增生的临床表现 | 第14-15页 |
| 1.6 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 | 第15-16页 |
| 1.6.1 超声在诊断子宫内膜增生中的价值 | 第15页 |
| 1.6.2 诊断性刮宫在诊断子宫内膜增生中的价值 | 第15页 |
| 1.6.3 宫腔镜在诊断子宫内膜增生中的价值 | 第15页 |
| 1.6.4 其他方法在诊断子宫内膜增生中的价值 | 第15-16页 |
| 1.7 子宫内膜增生的治疗 | 第16-18页 |
| 1.7.1 子宫内膜增生的手术治疗 | 第16-17页 |
| 1.7.2 子宫内膜增生的保守治疗 | 第17-18页 |
| 1.8 子宫内膜增生保守治疗后妊娠相关情况 | 第18页 |
| 1.9 子宫内膜癌增生保守治疗复发的诊治 | 第18-19页 |
| 1.10 子宫内膜增生的随访 | 第19-20页 |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第20-24页 |
| 2.1 研究题目 | 第20页 |
| 2.2 资料和方法 | 第20-21页 |
| 2.2.1 检索词及检索策略 | 第20页 |
| 2.2.2 检索范围 | 第20-21页 |
| 2.3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 第21页 |
| 2.4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 第21页 |
| 2.5 文献筛查与资料提取 | 第21-22页 |
| 2.5.1 文献筛选 | 第21-22页 |
| 2.5.2 资料提取 | 第22页 |
| 2.6 文献质量评价 | 第22页 |
| 2.7 统计学处理 | 第22-24页 |
| 第3章 结果 | 第24-34页 |
| 3.1 检索结果 | 第24页 |
| 3.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第24-26页 |
| 3.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第26-27页 |
| 3.4 META分析结果 | 第27-34页 |
| 3.4.1 曼月乐与口服孕激素治疗无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随访3个月有效率的比较 | 第27-28页 |
| 3.4.2 曼月乐与口服孕激素治疗无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随访6个月有效率的比较 | 第28-29页 |
| 3.4.3 曼月乐与口服孕激素治疗无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随访12个月有效率的比较 | 第29-30页 |
| 3.4.4 曼月乐与口服孕激素治疗无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随访24个月有效率的比较 | 第30-31页 |
| 3.4.5 曼月乐与口服孕激素治疗混有不典型和无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有效率的比较 | 第31-32页 |
| 3.4.6 曼月乐与口服孕激素治疗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有效率的比较 | 第32-33页 |
| 3.4.7 曼月乐与口服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增生不良反应比较 | 第33-34页 |
| 第4章 讨论 | 第34-38页 |
| 4.1 研究结果讨论 | 第34-35页 |
| 4.2 研究的局限性 | 第35-36页 |
| 4.3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展望 | 第36-37页 |
| 4.4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放置后子宫内膜随访的问题 | 第37-38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7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习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