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4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25页 |
1.1.1 空气污染的现状及危害 | 第15-16页 |
1.1.2 空气过滤材料的种类与发展 | 第16-20页 |
1.1.3 纤维空气过滤材料的过滤机理及性能表征 | 第20-2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5-40页 |
1.2.1 静电纺丝概述 | 第25-27页 |
1.2.2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多级结构微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 | 第27-34页 |
1.2.3 静电纺纤维材料在空气过滤方面的研究现状 | 第34-40页 |
1.3 研究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 第40-43页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40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40-42页 |
1.3.3 创新点 | 第42-43页 |
第二章 珠状多孔PLA纳米纤维的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 | 第43-65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43-47页 |
2.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43页 |
2.1.2 珠状多孔结构PLA纳米纤维的制备 | 第43-44页 |
2.1.3 分析测试与表征方法 | 第44-47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47-63页 |
2.2.1 珠状多孔结构PLA纳米纤维的形成机理 | 第47-49页 |
2.2.2 珠状多孔PLA纳米纤维的结构调控 | 第49-55页 |
2.2.3 珠状多孔PLA纳米纤维膜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表征 | 第55-57页 |
2.2.4 珠状多孔PLA纳米纤维膜的通孔孔径大小及分布 | 第57-59页 |
2.2.5 珠状多孔PLA纳米纤维膜的空气过滤性能 | 第59-6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三章 多孔PLA微纳米纤维及其复合结构过滤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第65-83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65-68页 |
3.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65-66页 |
3.1.2 多孔结构PLA微纳米纤维的结构调控 | 第66页 |
3.1.3 PLA纳米纤维的制备 | 第66页 |
3.1.4 交错结构PLA多孔纤维/PLA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 | 第66-67页 |
3.1.5 分析测试与表征方法 | 第67-68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68-81页 |
3.2.1 多孔PLA微纳米纤维的形貌及结构性能 | 第68-74页 |
3.2.2 PLA纳米纤维的形貌及结构分析 | 第74-76页 |
3.2.3 交错结构PLA多孔纤维/PLA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形貌及结构分析 | 第76-77页 |
3.2.4 PLA-P/PLA-N交错式复合膜的通孔孔径大小及分布 | 第77-78页 |
3.2.5 PLA-P/PLA-N交错式复合膜的空气过滤性能 | 第78-8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四章 混杂结构PLA/TiO_2微纳米纤维的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 | 第83-100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83-84页 |
4.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83-84页 |
4.1.2 多级结构PLA/TiO_2微纳米纤维的制备 | 第84页 |
4.1.3 分析测试与表征方法 | 第84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84-99页 |
4.2.1 混杂结构PLA/TiO_2微纳米纤维的形貌及结构分析 | 第84-89页 |
4.2.2 混杂结构PLA/TiO_2微纳米纤维的化学组成 | 第89-91页 |
4.2.3 混杂结构PLA/TiO_2微纳米纤维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 | 第91-94页 |
4.2.4 混杂结构PLA/TiO_2微纳米纤维膜的通孔孔径大小及分布 | 第94-95页 |
4.2.5 混杂结构PLA/TiO_2微纳米纤维膜的空气过滤性能 | 第95-97页 |
4.2.6 混杂结构PLA/TiO_2微纳米纤维膜的光催化性能 | 第97-98页 |
4.2.7 混杂结构PLA/TiO_2微纳米纤维膜的抗菌性能 | 第98-9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五章 多级结构微纳米碳纤维的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 | 第100-119页 |
5.1 实验部分 | 第100-102页 |
5.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100-101页 |
5.1.2 多级结构微纳米碳纤维的制备 | 第101-102页 |
5.1.3 分析测试与表征方法 | 第102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102-117页 |
5.2.1 多级结构微纳米碳纤维的形貌 | 第102-108页 |
5.2.2 多级结构碳纤维的结构分析 | 第108-114页 |
5.2.3 多级结构碳纤维膜的通孔孔径大小及分布 | 第114页 |
5.2.4 多级结构碳纤维膜的空气过滤性能 | 第114-11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第六章 多级结构微纳米纤维膜的空气过滤数值模拟 | 第119-139页 |
6.1 纤维过滤材料CFD模拟的过程 | 第119-122页 |
6.1.1 建立流体控制方程 | 第120-121页 |
6.1.2 节点计算和网格划分 | 第121-122页 |
6.1.3 边界条件 | 第122页 |
6.1.4 控制方程求解算法 | 第122页 |
6.2 多孔结构纤维集合体过滤性能的CFD模拟 | 第122-130页 |
6.2.1 多孔结构纤维3D模型的建立 | 第122-124页 |
6.2.2 网格划分 | 第124-125页 |
6.2.3 边界条件和控制方程 | 第125-126页 |
6.2.4 方程求解 | 第126页 |
6.2.5 拉格朗日离散相模型和布朗运动物理模型 | 第126页 |
6.2.6 Fluent模拟结果与讨论 | 第126-130页 |
6.3 串珠结构纤维集合体过滤性能的CFD模拟 | 第130-138页 |
6.3.1 串珠结构纤维3D模型的建立 | 第130-131页 |
6.3.2 网格划分 | 第131-132页 |
6.3.3 模拟区域和边界条件 | 第132页 |
6.3.4 方程求解 | 第132-133页 |
6.3.5 拉格朗日离散相模型和布朗运动物理模型 | 第133页 |
6.3.6 Fluent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33-13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38-13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9-142页 |
7.1 结论 | 第139-141页 |
7.2 展望 | 第141-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5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申请专利及参与科研项目等 | 第158-160页 |
致谢 | 第160-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