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藏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以四川马尔康市和西藏扎囊县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综述第12-15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2 研究述评第15页
    1.3 研究思路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6-18页
        1.4.1 研究方法第16页
        1.4.2 创新之处第16-18页
第2章 藏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和保障第18-30页
    2.1 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是根本理论基础第18-22页
        2.1.1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第18-20页
        2.1.2 人与自然对立冲突的社会根源第20-22页
    2.2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是重要保障第22-30页
        2.2.1 建国初期"绿化祖国"目标的提出第22-23页
        2.2.2 环境保护成为基本国策第23-24页
        2.2.3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第24-25页
        2.2.4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提出第25-28页
        2.2.5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发展第28-30页
第3章 藏区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第30-52页
    3.1 藏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制约因素第31-33页
        3.1.1 自身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制约第31-32页
        3.1.2 传统生产力发展方式的制约第32-33页
    3.2 藏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第33-39页
        3.2.1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第33-35页
        3.2.2 生态发展原则有效贯彻第35-36页
        3.2.3 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不断健全第36-38页
        3.2.4 生态保护意识逐渐增强第38-39页
    3.3 藏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第39-43页
        3.3.1 人与野生动物矛盾突出第39-40页
        3.3.2 以资源依赖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造成的隐患第40-42页
        3.3.3 旅游业发展造成的压力第42-43页
    3.4 藏传佛教宗教文化对藏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第43-52页
        3.4.1 藏传佛教对藏区人民生态理念的影响第44-47页
        3.4.2 藏传佛教习俗对藏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第47-52页
第4章 藏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第52-66页
    4.1 以精准扶贫为契机,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第52-55页
        4.1.1 利用当地生态资源,发展绿色农牧业第53-54页
        4.1.2 以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为载体,发展生态旅游业第54-55页
    4.2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维护藏区人民利益第55-57页
    4.3 加强生态政府建设,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第57-60页
        4.3.1 建立政府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完善生态建设职能第58-59页
        4.3.2 增强乡镇基层政府的生态服务功能第59-60页
    4.4 合理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第60-63页
        4.4.1 团结广大宗教界爱国人士,宣传科学生态理论第61-62页
        4.4.2 引导广大信教群众开展科学的生态实践第62-63页
    4.5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和教育,提高藏区人民生态意识第63-66页
        4.5.1 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生态文明理论素养的培养第63-64页
        4.5.2 充分发挥学校生态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第64-65页
        4.5.3 探索多样化的生态文明宣传和教育方式第65-66页
结语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8-69页
附录第69-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筑企业“走出去”涉外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生活哲学微观视域理论及其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