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0页 |
1.1 引言 | 第14-15页 |
1.2 无铅钎料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1 无铅钎料的性能要求 | 第15-16页 |
1.2.2 现有无铅钎料体系 | 第16-18页 |
1.3 Sn–Zn系钎料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3.1 微合金化对Sn–Zn系钎料性能的影响 | 第19-20页 |
1.3.2 助焊剂对Sn–Zn系钎料性能的影响 | 第20-21页 |
1.4 含稀土无铅钎料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1.5 Sn须问题研究现状 | 第24-28页 |
1.5.1 Sn须的危害 | 第24-25页 |
1.5.2 关于锡须生长机制的研究 | 第25-27页 |
1.5.3 关于Sn须抑制方法的研究 | 第27-28页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第二章 研究路线、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30-36页 |
2.1 研究路线 | 第30-31页 |
2.2 钎料合金的制备 | 第31-32页 |
2.3 钎料润湿性能测试 | 第32-33页 |
2.4 钎料显微组织分析 | 第33-34页 |
2.5 微焊点强度测试 | 第34-35页 |
2.6 高温存储试验 | 第35页 |
2.7 锡须生长加速试验 | 第35-36页 |
第三章 Sn–9Zn–0.5Ga–x Nd钎料润湿性能及显微组织 | 第36-47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Sn–9Zn–0.5Ga–x Nd无铅钎料的润湿性能 | 第36-42页 |
3.2.1 Nd对Sn–9Zn–0.5Ga无铅钎料润湿性能的影响 | 第37-39页 |
3.2.2 温度与镀层对Sn–Zn–Ga–Nd无铅钎料润湿性能的影响 | 第39-42页 |
3.3 Sn–9Zn–0.5Ga–x Nd无铅钎料的显微组织 | 第42-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Sn–9Zn–0.5Ga–x Nd焊点的力学性能及界面组织 | 第47-55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Sn–9Zn–0.5Ga–x Nd焊点的力学性能 | 第47-48页 |
4.3 Sn–9Zn–0.5Ga–x Nd焊点界面组织 | 第48-51页 |
4.4 Sn–9Zn–0.5Ga–x Nd焊点断口形貌 | 第51-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稀土元素Nd对Sn–Zn系钎料锡须生长影响研究 | 第55-66页 |
5.1 引言 | 第55-56页 |
5.2 含稀土Nd的Sn–Zn系钎料锡须形态 | 第56-63页 |
5.2.1 钎料基体中的锡须形态评估 | 第56-60页 |
5.2.2 焊点界面附近锡须形态评估 | 第60-63页 |
5.3 含稀土Nd的Sn–Zn系钎料锡须生长评估 | 第63-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锡须生长行为研究 | 第66-82页 |
6.1 引言 | 第66页 |
6.2 钎料基体中的锡须生长行为研究 | 第66-75页 |
6.2.1 时效条件和稀土元素含量对锡须生长的影响 | 第66-71页 |
6.2.2 钎料基体中锡须生长机制分析 | 第71-75页 |
6.3 焊点界面附近锡须生长行为研究 | 第75-81页 |
6.3.1 时效时间和稀土元素含量对锡须生长的影响 | 第75-77页 |
6.3.2 焊点界面附近锡须生长机制分析 | 第77-8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七章 锡须生长抑制机制研究 | 第82-102页 |
7.1 引言 | 第82页 |
7.2 Sn–9Zn–0.5Ga–x Nd钎料基体中锡须生长抑制作用研究 | 第82-89页 |
7.2.1 Sn–9Zn–0.5Ga–x Nd时效处理后的组织形貌 | 第82-86页 |
7.2.2 Sn–9Zn–0.5Ga–x Nd基体中锡须生长抑制机制研究 | 第86-89页 |
7.3 Sn–9Zn–0.5Ga–x Nd钎料界面锡须生长抑制现象研究 | 第89-95页 |
7.3.1 Sn–9Zn–0.5Ga–x Nd时效处理后的界面形貌 | 第89-91页 |
7.3.2 Sn–9Zn–0.5Ga–x Nd界面锡须生长抑制机制研究 | 第91-95页 |
7.4 Sn–Zn–Ga–x Nd焊点界面生长计算 | 第95-97页 |
7.5 Sn–Zn–Ga–Nd钎料锡须抑制作用验证试验 | 第97-101页 |
7.5.1 Sn–Zn–Ga–Nd钎料焊点锡须抑制作用验证试验 | 第98-100页 |
7.5.2 Sn–Zn–Ga–Nd钎料镀层验证试验 | 第100-101页 |
7.6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102-105页 |
8.1 结论 | 第102-104页 |
8.2 主要创新点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7-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