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4页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移动应用性能管理平台架构设计 | 第16-23页 |
2.1 移动应用性能管理平台需求分析 | 第16-17页 |
2.2 移动应用性能管理平台架构设计 | 第17-22页 |
2.2.1 基于iOS应用的终端数据收集SDK | 第19-21页 |
2.2.2 数据分析中心 | 第21页 |
2.2.3 基于iOS应用的热修复方案 | 第21-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基于iOS应用的终端数据收集SDK | 第23-41页 |
3.1 实现背景 | 第23-25页 |
3.1.1 iOS动态库与静态库介绍 | 第23-24页 |
3.1.2 搭建静态库 | 第24-25页 |
3.2 终端数据收集SDK设计与实现 | 第25-27页 |
3.3 终端数据收集SDK配置类 | 第27-29页 |
3.4 应用数据、性能数据、用户行为数据收集 | 第29-33页 |
3.4.1 应用数据收集 | 第29-30页 |
3.4.2 性能数据收集 | 第30-33页 |
3.4.3 用户行为数据收集 | 第33页 |
3.5 崩溃异常捕获模块 | 第33-37页 |
3.5.1 iOS异常概述 | 第33-34页 |
3.5.2 iOS应用异常的监听和处理 | 第34-36页 |
3.5.3 使用dSYM符号表解析崩溃调用堆栈 | 第36-37页 |
3.6 数据上报模块 | 第37-39页 |
3.6.1 基础网络类 | 第37-38页 |
3.6.2 数据持久化类 | 第38-39页 |
3.7 生成静态库文件 | 第39-40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数据分析中心的设计与实现 | 第41-54页 |
4.1 数据分析中心组织结构 | 第41-42页 |
4.2 分层架构设计 | 第42-43页 |
4.3 用户管理模块实现 | 第43页 |
4.4 数据存储模块实现 | 第43-45页 |
4.4.1 基于MongoDB的数据存储 | 第43-44页 |
4.4.2 使用MongoDB聚合工具分析数据 | 第44-45页 |
4.5 图表监控模块 | 第45-49页 |
4.5.1 使用Echarts绘制可视化图表 | 第45-47页 |
4.5.2 页面相关数据监控 | 第47-48页 |
4.5.3 应用性能数据监控 | 第48-49页 |
4.6 数据分析模块 | 第49-53页 |
4.6.1 应用运营数据分析 | 第49-51页 |
4.6.2 崩溃异常分析 | 第51-5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基于iOS应用的热修复方案 | 第54-63页 |
5.1 移动应用热修复技术的研究意义 | 第54页 |
5.2 iOS应用热修复技术背景 | 第54-57页 |
5.2.1 JavaScript Core框架 | 第55-56页 |
5.2.2 Objective-C的运行时特性 | 第56-57页 |
5.3 JS Hotpatch热修复框架的实现 | 第57-61页 |
5.3.1 JS Hotpatch框架初始化 | 第58页 |
5.3.2 使用defineClass函数定义类与成员方法 | 第58-59页 |
5.3.3 addOrOverrideMethod实现新增/替换方法 | 第59-60页 |
5.3.4 利用消息转发机制实现替换方法的调用 | 第60-61页 |
5.4 部署热修复脚本 | 第61-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移动应用性能管理平台实例分析 | 第63-71页 |
6.1 测试案例介绍 | 第63页 |
6.1.1 被测应用介绍 | 第63页 |
6.1.2 移动应用性能管理平台部署环境 | 第63页 |
6.2 移动应用性能管理实施 | 第63-70页 |
6.2.1 接入终端数据收集SDK | 第63-64页 |
6.2.2 发布应用 | 第64页 |
6.2.3 查看与分析据数据监控图表 | 第64-68页 |
6.2.4 应用崩溃分析 | 第68-69页 |
6.2.5 发布热修复脚本 | 第69-70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1-72页 |
论文总结 | 第71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附件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