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仪器的电子舌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虚拟仪器技术概述 | 第9-11页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1页 |
1.3 电子舌及应用概述 | 第11-14页 |
1.3.1 电子舌概述 | 第11-12页 |
1.3.2 电子舌应用领域 | 第12-13页 |
1.3.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第二章 基于LabVIEW的电子舌系统构建 | 第17-33页 |
2.1 LabVIEW概述 | 第17-19页 |
2.1.1 LabVIEW特点 | 第17-18页 |
2.1.2 LabVIEW程序设计一般过程 | 第18-19页 |
2.2 电子舌系统总体设计 | 第19-21页 |
2.2.1 电子舌系统整体架构 | 第19-21页 |
2.2.2 电子舌系统工作流程 | 第21页 |
2.3 软件系统设计 | 第21-31页 |
2.3.1 软件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第21-22页 |
2.3.2 软件总体设计 | 第22页 |
2.3.3 软件详细设计 | 第22-31页 |
2.3.3.1 系统UI设计 | 第22-23页 |
2.3.3.2 激励信号模块设计 | 第23-25页 |
2.3.3.3 数据采集卡配置设计 | 第25-26页 |
2.3.3.4 通道分时切换模块设计 | 第26-28页 |
2.3.3.5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 第28页 |
2.3.3.6 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 第28-29页 |
2.3.3.7 数据分析模块设计 | 第29-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基于MABLAB的模式识别算法实现 | 第33-41页 |
3.1 MATLAB简介 | 第33页 |
3.2 主成分分析 | 第33-35页 |
3.2.1 主成分分析原理 | 第33-34页 |
3.2.2 主成分分析计算流程与实现 | 第34-35页 |
3.3 聚类分析 | 第35-37页 |
3.3.1 聚类分析原理 | 第35-36页 |
3.3.2 聚类分析计算流程与实现 | 第36-37页 |
3.4 偏最小二乘回归 | 第37-39页 |
3.4.1 偏最小二乘回归简介 | 第37-38页 |
3.4.2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建模方法与实现 | 第38-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基于电子舌系统的橙汁定性与定量研究 | 第41-47页 |
4.1 实验平台 | 第41页 |
4.2 测试样品及处理 | 第41-42页 |
4.3 数据分析 | 第42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42-45页 |
4.4.1 橙汁品牌分类定性分析 | 第42-44页 |
4.4.2 橙汁纯度定量预测 | 第44-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基于电子舌系统的不同面粉辨识 | 第47-55页 |
5.1 实验平台 | 第47页 |
5.2 测试样品及处理 | 第47-48页 |
5.3 数据分析 | 第48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48-5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基于电子舌系统的餐具洗洁精定性与定量研究 | 第55-65页 |
6.1 实验平台 | 第55页 |
6.2 测试样品及处理 | 第55-56页 |
6.3 数据分析 | 第56页 |
6.4 结果与讨论 | 第56-64页 |
6.4.1 洗洁精残留定性分析 | 第56-60页 |
6.4.1.1 洗洁精残留定性辨识 | 第56-57页 |
6.4.1.2 洗洁精残留浓度定性区分 | 第57-60页 |
6.4.2 洗洁精残留浓度定量预测 | 第60-64页 |
6.4.2.1 PLSR最佳因子数确定 | 第60-62页 |
6.4.2.2 预测模型性能分析 | 第62-64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7.1 总结 | 第65页 |
7.2 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