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矿多源异质时空数据模型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3页 |
1.2.1 时空信息集成表示与建模理论研究 | 第9-11页 |
1.2.2 地下矿时空数据模型研究 | 第11-12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3-16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3-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2 相关理论与方法 | 第18-28页 |
2.1 物联网与感知矿山 | 第18-20页 |
2.2 时空数据模型 | 第20-22页 |
2.2.1 时空对象与时空语义 | 第20页 |
2.2.2 几种主要的时空数据模型 | 第20-22页 |
2.3 实体模型构建 | 第22-25页 |
2.3.1 矿体模型构建 | 第23-24页 |
2.3.2 巷道模型构建 | 第24-25页 |
2.4 模块划分 | 第25-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地下矿时空数据分析与表示 | 第28-36页 |
3.1 地下矿组成对象分析 | 第28-30页 |
3.1.1 数据特征 | 第29-30页 |
3.1.2 数据获取 | 第30页 |
3.2 地下矿多源异质数据分类 | 第30-35页 |
3.2.1 矿体块状模型 | 第31-33页 |
3.2.2 井巷分块模型 | 第33-35页 |
3.3 模型划分准则 | 第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地下矿多源异质时空数据存储 | 第36-45页 |
4.1 基态修正模型 | 第36-40页 |
4.2 改进基态修正模型 | 第40-41页 |
4.3 时空数据模型选择 | 第41-44页 |
4.3.1 基态修正模型组织数据 | 第42-43页 |
4.3.2 序列快照模型组织数据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5 地下矿多源异质时空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 第45-56页 |
5.1 时空数据库的概念模型 | 第45-48页 |
5.2 地下矿时空数据库逻辑模型 | 第48-50页 |
5.2.1 空间数据 | 第48-49页 |
5.2.2 属性数据 | 第49-50页 |
5.3 地下矿时空数据库物理模型 | 第50-52页 |
5.3.1 数据结构 | 第50-52页 |
5.3.2 数据存储 | 第52页 |
5.4 时空数据库实现 | 第52-54页 |
5.5 模拟巷道推进过程 | 第54-5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结论 | 第56页 |
6.2 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项目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