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8页 |
1.2.1 森林土壤NO产生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 第12-17页 |
1.2.1.1 土壤NO排放 | 第12-13页 |
1.2.1.2 土壤NO吸收 | 第13-14页 |
1.2.1.3 土壤环境因素的影响 | 第14-17页 |
1.2.2 地形因素对NO通量的影响 | 第17-18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第20-26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0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0-25页 |
2.2.1 样地选择 | 第20-24页 |
2.2.2 NO通量监测 | 第24页 |
2.2.3 野外环境因子监测 | 第24-25页 |
2.2.4 室内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第25页 |
2.2.4.1 土壤含水量 | 第25页 |
2.2.4.2 矿质氮(NO_3~-和NH_4~+)的测定 | 第25页 |
2.3 数据处理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不同海拔森林土壤NO通量及其影响因素 | 第26-36页 |
3.1 不同海拔NO通量季节变化动态 | 第26-27页 |
3.1.1 不同海拔NO通量动态 | 第26-27页 |
3.1.2 全年NO通量估算 | 第27页 |
3.2 不同海拔土壤环境因子的变化 | 第27-31页 |
3.2.1 土壤温度 | 第27-28页 |
3.2.2 土壤含水量 | 第28-29页 |
3.2.3 土壤矿质氮 | 第29-31页 |
3.3 影响不同海拔NO通量的土壤环境因子 | 第31-35页 |
3.3.1 土壤温度与NO通量 | 第31-32页 |
3.3.2 土壤含水量与NO通量 | 第32页 |
3.3.3 土壤矿质氮与NO通量 | 第32-33页 |
3.3.4 土壤因素的综合作用对NO通量的影响 | 第33-35页 |
3.4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不同坡位森林土壤NO通量及其影响因素 | 第36-44页 |
4.1 不同坡位NO通量季节变化动态 | 第36-37页 |
4.1.1 不同坡位NO通量动态 | 第36页 |
4.1.2 全年NO通量的估算 | 第36-37页 |
4.2 不同坡位土壤环境因子的变化 | 第37-40页 |
4.2.1 土壤温度 | 第37-38页 |
4.2.2 土壤含水量 | 第38-39页 |
4.2.3 土壤矿质氮 | 第39-40页 |
4.3 不同坡位NO通量的影响因素 | 第40-43页 |
4.3.1 土壤温度与NO通量 | 第40-41页 |
4.3.2 土壤含水量与NO通量 | 第41页 |
4.3.3 土壤矿质氮与NO通量 | 第41页 |
4.3.4 土壤因素的综合作用对NO通量的影响 | 第41-43页 |
4.4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4-48页 |
5.1 讨论 | 第44-46页 |
5.1.1 不同海拔森林土壤NO通量 | 第44-45页 |
5.1.2 不同坡位森林土壤NO通量 | 第45-46页 |
5.2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