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PPP模式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1.1.1 PPP模式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PPP模式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意义 | 第12-14页 |
1.2 PPP模式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 第14-19页 |
1.2.1 PPP的定义 | 第14-15页 |
1.2.2 PPP的发展历程 | 第15-1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PPP模式投资基础理论 | 第25-30页 |
2.1 PPP模式的基本概念 | 第25-26页 |
2.1.1 广义PPP | 第25页 |
2.1.2 狭义PPP | 第25-26页 |
2.2 PPP的理论基础 | 第26-27页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6-27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7页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7页 |
2.3 PPP的典型运作模式 | 第27-30页 |
2.3.1 PPP项目运作组织模式 | 第27-28页 |
2.3.2 PPP项目运作组织模式 | 第28-30页 |
第三章 PPP投资模式在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应用实例及现实意义 | 第30-40页 |
3.1 商业模式选择——广州西朗污水处理厂项目 | 第30-32页 |
3.1.1 项目概况 | 第30页 |
3.1.2 商业模式 | 第30-31页 |
3.1.3 商业模式选择的重要意义 | 第31-32页 |
3.2 股权结构优化——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 | 第32-34页 |
3.2.1 项目概况 | 第32页 |
3.2.2 股权结构优化及运作框架 | 第32-34页 |
3.2.3 股权结构优化的重要性 | 第34页 |
3.3 政企双方职责——重庆涪陵至丰都高速公路项目 | 第34-36页 |
3.3.1 项目概况 | 第34页 |
3.3.2 政企双方职责 | 第34-35页 |
3.3.3、明确政企职责的重要意义 | 第35-36页 |
3.4 法律法规——合肥市王小郢污水处理厂资产权益转让项目 | 第36-38页 |
3.4.1 项目概况 | 第36页 |
3.4.2 依法实施公开招标 | 第36-37页 |
3.4.3 法律法规在PPP项目中的重要作用 | 第37-38页 |
3.5 风险管理与应对机制——酒泉市城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 | 第38-40页 |
3.5.1 项目概况 | 第38页 |
3.5.2 风险种类 | 第38-39页 |
3.5.3 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兰州绕城项目采用PPP投资模式的必要性 | 第40-45页 |
4.1 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问题 | 第40页 |
4.2 PPP模式的优越性 | 第40页 |
4.3 甘肃省经济 | 第40-42页 |
4.3.1 近五年GDP情况 | 第41页 |
4.3.2 近五年固定资产投资 | 第41-42页 |
4.4 兰州市经济 | 第42-43页 |
4.4.1 近五年GDP情况 | 第42-43页 |
4.4.2 近五年固定资产投资 | 第43页 |
4.5 项目进展及拓展项目情况 | 第43-45页 |
4.5.1、兰州北绕城东段高速公路项目 | 第43页 |
4.5.2、兰州市中通道高速项目 | 第43页 |
4.5.3、兰州文体休闲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 第43-45页 |
第五章 PPP模式在兰州绕城高速公路项目的应用 | 第45-61页 |
5.1 项目基本情况 | 第45-49页 |
5.1.1 项目概况 | 第45-47页 |
5.1.2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47-49页 |
5.1.2.1 甘肃省 | 第47-48页 |
5.1.2.2 兰州市 | 第48-49页 |
5.1.3 项目进展情况 | 第49页 |
5.2 商业模式及法律框架 | 第49-53页 |
5.2.1 商业模式 | 第49-50页 |
5.2.2 主要合作要点 | 第50-51页 |
5.2.2.1 招投标 | 第50页 |
5.2.2.2 中建兰州公司 | 第50页 |
5.2.2.3 项目公司 | 第50页 |
5.2.2.4 合同价款 | 第50-51页 |
5.2.2.5 合同价款支付 | 第51页 |
5.2.3 法律框架 | 第51-53页 |
5.2.3.1 法律框架图如图 5-3 法律框架图 | 第51-52页 |
5.2.3.2 法律关系说明 | 第52-53页 |
5.3 组织管理模式 | 第53-54页 |
5.3.1 投资人层面 | 第53页 |
5.3.2 项目公司层面 | 第53页 |
5.3.3 施工承包层面 | 第53-54页 |
5.4 投资估算 | 第54-55页 |
5.4.1 投资估算 | 第54页 |
5.4.2 投资进度计划 | 第54-55页 |
5.5 资金筹措 | 第55-56页 |
5.5.1 资本金来源 | 第55页 |
5.5.2 自有资金 | 第55页 |
5.5.3 其他建设资金筹集 | 第55-56页 |
5.6 股权回购 | 第56-57页 |
5.6.1 回购测算 | 第56页 |
5.6.2 回购方式 | 第56-57页 |
5.6.3 回购担保 | 第57页 |
5.7 初步财务分析 | 第57-58页 |
5.7.1 计算依据及说明 | 第57页 |
5.7.2 收益情况 | 第57-58页 |
5.7.3 利润实现及分配 | 第58页 |
5.7.4 效益分析 | 第58页 |
5.8 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 第58-61页 |
5.8.1 资金筹集风险 | 第58-59页 |
5.8.2 股权回购风险 | 第59页 |
5.8.3 施工风险 | 第59页 |
5.8.4 不可抗力风险 | 第59-60页 |
5.8.5 结论及建议 | 第60-6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