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配电变压器的无触点有载自动调压分接开关
| 摘要 | 第8-9页 |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 1 引言 | 第11-15页 |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 2 无触点OLTC总体方案设计 | 第15-24页 |
| 2.1 无触点OLTC的功能设计要求 | 第15-16页 |
| 2.2 无触点OLTC主电路设计 | 第16-22页 |
| 2.2.1 当前OLTC主电路设计方案 | 第16-17页 |
| 2.2.2 基于正反调压的主电路设计方案 | 第17-20页 |
| 2.2.3 正反调压方式可行性分析 | 第20-22页 |
| 2.2.4 主电路设计方案的确定 | 第22页 |
| 2.3 无触点OLTC的工作流程 | 第22-23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3 无触点OLTC的硬件选型 | 第24-35页 |
| 3.1 分接开关的选择 | 第24-28页 |
| 3.1.1 不平衡运行中性点偏移理论分析 | 第24-26页 |
| 3.1.2 晶闸管模块选型 | 第26-28页 |
| 3.2 RC吸收电路器件选型 | 第28-30页 |
| 3.3 过渡电阻选型 | 第30-33页 |
| 3.4 自动空气开关选型 | 第33-34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4 无触点OLT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35-47页 |
| 4.1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要求 | 第35页 |
| 4.2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 第35-38页 |
| 4.2.1 单片机选型 | 第36页 |
| 4.2.2 电源模块设计 | 第36-38页 |
| 4.3 电压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第38-39页 |
| 4.4 电压过零采集电路设计 | 第39-40页 |
| 4.5 控制信号输出电路设计 | 第40-42页 |
| 4.5.1 上电闭锁电路 | 第40-41页 |
| 4.5.2 控制信号驱动电路 | 第41-42页 |
| 4.5.3 控制信号闭锁电路 | 第42页 |
| 4.6 分接开关触发电路设计 | 第42-46页 |
| 4.6.1 非额定档分接开关触发电路 | 第42-44页 |
| 4.6.2 额定档分接开关触发电路 | 第44-46页 |
| 4.6.3 过渡支路开关触发电路 | 第46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5 无触点OLTC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7-56页 |
| 5.1 控制系统程序的设计要求 | 第47页 |
| 5.2 控制系统主程序的设计 | 第47-54页 |
| 5.2.1 检测电路子程序设计 | 第48-50页 |
| 5.2.2 调压子程序设计 | 第50-53页 |
| 5.2.3 故障闭锁子程序设计 | 第53-54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6 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 第56-66页 |
| 6.1 实验目的 | 第56页 |
| 6.2 OLTC监控单元的调试实验 | 第56-57页 |
| 6.3 OLTC触发电路测试实验 | 第57-59页 |
| 6.4 样机保护功能测试实验 | 第59-61页 |
| 6.5 样机自动稳压测试实验 | 第61-65页 |
| 6.6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 7.1 结论 | 第66页 |
| 7.2 展望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附录 | 第73-7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