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智慧校园的基础通知服务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1 智慧校园发展现状 | 第11页 |
1.2.2 通知服务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第2章 相关技术概述 | 第14-19页 |
2.1 移动推送 | 第14页 |
2.2 队列服务 | 第14-15页 |
2.3 定时任务 | 第15-16页 |
2.4 数据抓取 | 第16页 |
2.5 RESTFUL API | 第16-17页 |
2.6 OAUTH认证 | 第17-18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多途径通知自适应策略的研究 | 第19-25页 |
3.1 高校内可用通知途径调查分析 | 第19-21页 |
3.1.1 现有通知途径调查 | 第19-20页 |
3.1.2 潜在通知途径可行性分析 | 第20页 |
3.1.3 各通知途径对比分析 | 第20-21页 |
3.2 高校内通知途径满意度调查 | 第21-22页 |
3.2.1 现有通知途径满意度评价方法 | 第21页 |
3.2.2 现有通知途径满意度调查分析 | 第21-22页 |
3.3 多途径通知自适应策略 | 第22-24页 |
3.3.1 多途径通知自适应策略的提出 | 第22-23页 |
3.3.2 多途径通知自适应策略的实施 | 第23-2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4章 高校内通知自动化的研究 | 第25-34页 |
4.1 高校内信息化系统调查分析 | 第25-27页 |
4.1.1 现有信息化系统调查 | 第25-26页 |
4.1.2 潜在信息化系统分析 | 第26页 |
4.1.3 通知自动化场景概述 | 第26-27页 |
4.2 通知服务集成方式研究 | 第27-32页 |
4.2.1 待集成系统被动接受轮询 | 第27-28页 |
4.2.2 待集成系统主动请求 | 第28-32页 |
4.3 通知服务接口安全研究 | 第32-3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5章 高校内通知情景化的研究 | 第34-39页 |
5.1 情景感知技术 | 第34页 |
5.2 校园情景分析 | 第34-35页 |
5.3 情景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第35-37页 |
5.3.1 时间情景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第35-36页 |
5.3.2 位置情景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第36页 |
5.3.3 用户情景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第36页 |
5.3.4 活动情景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第36-37页 |
5.3.5 设备情景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第37页 |
5.4 通知情景化的实现 | 第37-3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6章 基础通知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 第39-56页 |
6.1 总体设计 | 第39-41页 |
6.1.1 系统框架 | 第39-40页 |
6.1.2 技术路线 | 第40-41页 |
6.2 主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41-52页 |
6.2.1 通知发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41-45页 |
6.2.2 通知接口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45-48页 |
6.2.3 情景感知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48-52页 |
6.3 测试 | 第52-55页 |
6.3.1 接口测试 | 第53页 |
6.3.2 主要业务流程测试 | 第53-5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