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4页 |
1.1 竹柏的基本特征 | 第13-16页 |
1.1.1 形态特征 | 第13-14页 |
1.1.2 生物学特性 | 第14页 |
1.1.3 分布范围 | 第14页 |
1.1.4 使用价值 | 第14-16页 |
1.2 育苗基质概述 | 第16-18页 |
1.2.1 轻基质的概念 | 第16页 |
1.2.2 轻基质的组成成分 | 第16-18页 |
1.3 苗木营养与生长 | 第18-21页 |
1.3.1 苗木施肥与苗木营养学 | 第18-19页 |
1.3.2 氮素对苗木的作用 | 第19页 |
1.3.3 磷素对苗木的作用 | 第19-20页 |
1.3.4 钾素对苗木的作用 | 第20-21页 |
1.4 基质育苗与配方施肥 | 第21-22页 |
1.4.1 竹柏基质育苗的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1.4.2 配方施肥的研究进展 | 第22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32页 |
2.1 试验地概况 | 第24页 |
2.2 试验材料的选取与保存 | 第24-25页 |
2.3 试验仪器与试剂 | 第25页 |
2.3.1 试验仪器 | 第25页 |
2.3.2 试验试剂 | 第25页 |
2.4 试验方法 | 第25-27页 |
2.4.1 基质对竹柏播种出苗率的影响 | 第25页 |
2.4.2 基质对竹柏幼苗生长及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规律 | 第25-26页 |
2.4.3 基质、N、P、K复合因子对竹柏幼苗生长及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规律 | 第26-27页 |
2.5 取样与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 第27-32页 |
2.5.1 取样 | 第27页 |
2.5.2 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 第27-31页 |
2.5.3 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方法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2-84页 |
3.1 基质对竹柏播种出苗率的影响规律 | 第32-33页 |
3.2 基质对竹柏幼苗生长及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规律 | 第33-48页 |
3.2.1 基质对竹柏幼苗苗高的影响 | 第33-35页 |
3.2.2 基质对竹柏幼苗地径的影响 | 第35-38页 |
3.2.3 基质对竹柏幼苗高径比的影响 | 第38-39页 |
3.2.4 基质对竹柏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3.2.5 基质对竹柏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3.2.6 基质对竹柏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3.2.7 基质对竹柏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第43-45页 |
3.2.8 基质对竹柏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3.2.9 三种基质中竹柏幼苗各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46-48页 |
3.3 基质、N、P、K复合因子对竹柏幼苗生长及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规律 | 第48-84页 |
3.3.1 基质、N、P、K复合因子对苗高的影响 | 第48-53页 |
3.3.2 基质、N、P、K复合因子对地径的影响 | 第53-57页 |
3.3.3 基质、N、P、K复合因子对高径比的影响 | 第57-61页 |
3.3.4 基质、N、P、K复合因子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61-64页 |
3.3.5 基质、N、P、K复合因子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64-68页 |
3.3.6 基质、N、P、K复合因子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68-72页 |
3.3.7 基质、N、P、K复合因子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第72-76页 |
3.3.8 基质、N、P、K复合因子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第76-81页 |
3.3.9 基质、N、P、K因子复合影响下竹柏幼苗各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81-84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84-91页 |
4.1 讨论 | 第84-85页 |
4.2 结论 | 第85-91页 |
4.2.1 基质对竹柏播种出苗率的影响 | 第85页 |
4.2.2 基质对竹柏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85-86页 |
4.2.3 基质对竹柏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86-87页 |
4.2.4 基质、N、P、K复合因子影响下的竹柏幼苗生长规律 | 第87-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