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综述 | 第10-20页 |
1.1 湿地微生物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1.1 湖滨带湿地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1.2 湿地微生物生态 | 第11页 |
1.1.3 沉积物及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 | 第11-12页 |
1.1.4 乌梁素海湿地微生物生态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 湿地微生物多样性指标及研究方法 | 第13-19页 |
1.2.1 微生物培养技术 | 第14-15页 |
1.2.2 分子生态学技术 | 第15-18页 |
1.2.3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在湿地微生物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20-34页 |
2.1 研究材料 | 第20-24页 |
2.1.1 乌梁素海样地概况 | 第20-21页 |
2.1.2 样点位置和样品采集 | 第21-22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22-24页 |
2.1.4 主要仪器 | 第24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4-34页 |
2.2.1 湿地沉积物及土壤样品基质因子的测定 | 第24-25页 |
2.2.2 基因组总DNA的提取及浓度测定 | 第25-26页 |
2.2.3 PCR-DGGE | 第26-29页 |
2.2.4 条带回收纯化 | 第29-30页 |
2.2.5 DGGE图谱分析 | 第30-31页 |
2.2.6 克隆测序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31-32页 |
2.2.7 多样性指数分析 | 第32页 |
2.2.8 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第32-34页 |
3、结果与分析 | 第34-47页 |
3.1 沉积物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提取 | 第34-35页 |
3.2 湿地细菌16S rRNA V3区基因PCR电泳结果 | 第35-36页 |
3.3 湖滨带细菌多样性分析 | 第36-40页 |
3.3.1 DGGE电泳图谱分析 | 第36-37页 |
3.3.2 相似性和聚类分析 | 第37-39页 |
3.3.3 多样性指数分析 | 第39-40页 |
3.4 16S rRNA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40-44页 |
3.5 基质条件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44-47页 |
4、讨论 | 第47-51页 |
4.1 湿地演化对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第47-49页 |
4.2 环境因子对湿地沉积物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第49-51页 |
5、结论与创新 | 第51-53页 |
5.1 结论 | 第51页 |
5.2 创新点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