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2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第四节 研究创新及不足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基层公务员的绩效管理理论研究 | 第14-18页 |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的界定及特点 | 第14页 |
第二节 绩效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 第14-15页 |
一、公务员绩效管理的基本内容 | 第14-15页 |
二、公务员绩效管理的基本特点 | 第15页 |
第三节 国外公务员绩效管理的应用与借鉴 | 第15-18页 |
一、美国公务员绩效管理 | 第15-16页 |
二、日本公务员绩效管理 | 第16页 |
三、国外公务员绩效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 第16-18页 |
第三章 我国基层公务员绩效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 第18-22页 |
第一节 现代基层公务员的考核制度和绩效管理体制 | 第18页 |
第二节 绩效管理面临的困境和不足 | 第18-21页 |
一、绩效评估实施存在困难 | 第18-19页 |
二、绩效评估方式简单 | 第19页 |
三、绩效反馈环节不够完善 | 第19-20页 |
四、绩效评估效果应用范围小 | 第20页 |
五、绩效管理整体系统意识尚未建立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创新当前绩效管理和推进改革的必要性 | 第21-22页 |
一、评价范围不当 | 第21页 |
二、评价标准不当 | 第21页 |
三、参与度不够 | 第21-22页 |
第四章 山东省沂源县东里镇基层公务员绩效管理的案例分析 | 第22-31页 |
第一节 山东省东里镇基层公务员绩效管理的现状 | 第22页 |
第二节 东里镇基层公务员绩效管理发展历程 | 第22-25页 |
一、量化考核的雏形阶段 | 第22-23页 |
二、量化考核阶段 | 第23-25页 |
三、以结果为导向的阶段 | 第25页 |
第三节 山东省对于基层公务员绩效管理现行政策评估 | 第25-27页 |
第四节 东里镇公务员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7-31页 |
一、存在问题 | 第27-28页 |
二、主要影响因素 | 第28-31页 |
第五章 山东省沂源县东里镇基层公务员绩效管理优化的模型设计 | 第31-47页 |
第一节 平衡记分卡理论及其应用性分析 | 第31-38页 |
一、平衡记分卡理论 | 第31-35页 |
二、应用性分析 | 第35-38页 |
第二节 公众参与基层公务员绩效管理的途径分析 | 第38-41页 |
第三节 基于胜任力的基层公务员绩效管理途径分析 | 第41-47页 |
一、胜任力概念 | 第41页 |
二、胜任力应用必要性 | 第41-44页 |
三、胜任力模型提出 | 第44-47页 |
第六章 基于绩效管理模型的山东省沂源县东里镇基层公务员绩效管理创新的保障措施 | 第47-54页 |
第一节 平衡记分卡方式下的绩效管理创新保障措施 | 第47-50页 |
一、明确考核主体,突出考核方法和考核指标的科学性 | 第47-48页 |
二、实施多角度、多层次考核体系 | 第48-49页 |
三、建立量化标准,提供绩效考核依据 | 第49-50页 |
第二节 公众参与模式下的绩效管理创新保障措施 | 第50-52页 |
一、评镇官 | 第50-51页 |
二、评村官 | 第51页 |
三、保障公众参与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制度供给 | 第51-52页 |
第三节 基于胜任力模式下的绩效管理创新保障措施 | 第52-54页 |
一、完善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基层公务员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第52页 |
二、开展胜任力模型理论推广活动 | 第52页 |
三、重视道德品质等软胜任力的评估、记录与监控 | 第52-53页 |
四、强化绩效考核的过程监督,完善绩效反馈机制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