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氧化去除剩余氨水中氨氮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焦化剩余氨水水质特性 | 第9-11页 |
1.1.1 焦化废水来源和特性 | 第9-10页 |
1.1.2 剩余氨水的性质和氨氮危害 | 第10-11页 |
1.2 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1-17页 |
1.2.1 生物法 | 第11-13页 |
1.2.2 湿式氧化法 | 第13页 |
1.2.3 离子交换法 | 第13-14页 |
1.2.4 化学沉淀法 | 第14-15页 |
1.2.5 蒸氨法 | 第15-16页 |
1.2.6 折点加氯法 | 第16页 |
1.2.7 电化学氧化法 | 第16-17页 |
1.3 电化学氧化法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1.3.1 电化学氧化机理 | 第17-19页 |
1.3.2 电化学氧化工艺的设计 | 第19-22页 |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2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2.1.1 实验用水 | 第23页 |
2.1.2 实验装置 | 第23-24页 |
2.1.3 主要试剂和设备 | 第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2.3 分析方法 | 第25-28页 |
2.3.1 水质指标测定 | 第25-26页 |
2.3.2 参数计算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氨氮的电化学氧化研究 | 第28-46页 |
3.1 PAC对氨氮电化学氧化的影响 | 第28-31页 |
3.1.1 PAC吸附实验 | 第28-29页 |
3.1.2 PAC对氨氮间接氧化的影响 | 第29-30页 |
3.1.3 PAC对氨氮直接氧化的影响 | 第30-31页 |
3.1.4 氨氮的直接和间接电化学氧化对比 | 第31页 |
3.2 压缩空气的影响 | 第31-33页 |
3.3 氯离子浓度的影响 | 第33-35页 |
3.4 电流密度的影响 | 第35-38页 |
3.5 pH值的影响 | 第38-42页 |
3.5.1 pH值对氨氮间接氧化的影响 | 第38-41页 |
3.5.2 剩余氨水的缓冲能力 | 第41-42页 |
3.6 间接电化学氧化对总氮和COD的去除 | 第42-45页 |
3.6.1 总氮的去除 | 第42-43页 |
3.6.2 COD和氨氮的竞争反应 | 第43-4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剩余氨水电化学氧化的动力学模型 | 第46-57页 |
4.1 氨氮去除动力学级数的确定 | 第46-49页 |
4.2 单因素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49-54页 |
4.2.1 氯离子浓度变化拟合 | 第49-51页 |
4.2.2 电流密度变化拟合 | 第51-52页 |
4.2.3 pH值变化拟合 | 第52-54页 |
4.3 氨氮去除K值经验公式求解 | 第54-55页 |
4.4 COD降解动力学 | 第55-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7-59页 |
5.1 结论 | 第57页 |
5.2 建议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