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数据化养花系统产品开发实践--中国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项目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1“互联网+”创新时代第10-11页
        1.1.2 传统植物花卉产业发展迅速第11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的思路第12-13页
    1.4 课题的创新点第13页
    1.5 研究的方法第13-14页
第2章 花卉市场的调研第14-24页
    2.1 花卉产业市场需求分析第14-17页
        2.1.1 政策环境第15页
        2.1.2 经济因素第15-16页
        2.1.3 社会文化因素第16页
        2.1.4 技术因素第16-17页
    2.2 花卉供应市场分析第17-18页
        2.2.1 我国花卉种植情况第17页
        2.2.2 我国花卉企业情况第17页
        2.2.3 我国花卉产业面临的问题第17-18页
    2.3 花卉智能产品市场现状第18-22页
        2.3.1 价格昂贵第19-20页
        2.3.2 缺乏人性化关怀第20-21页
        2.3.3 智能养花产品的市场需求第21-22页
        2.3.4 市场前景第22页
    2.4 设计定位第22-24页
        2.4.1 数据化养花电子商务平台第22-23页
        2.4.2 智能养花硬件第23-24页
第3章 数据化养花系统产品开发实践研究内容第24-33页
    3.1 研究的创新点第24-30页
        3.1.1 数据化管理的创新点第24-30页
        3.1.2 设计创新点第30页
        3.1.3 智能化的创新点第30页
    3.2 系统结构第30-33页
        3.2.1 硬件结构第32页
        3.2.2 软件结构第32-33页
第4章 数据化管理的养花软件系统设计第33-56页
    4.1 养花软件系统第33页
    4.2 养花系统的市场定位第33-34页
    4.3 养花系统的人群定位第34页
    4.4 养花软件系统的功能第34-35页
        4.4.1 收集用户数据第34-35页
        4.4.2 销售创新型花卉及周边产品第35页
    4.5 养花软件系统特色第35-36页
    4.6 智能化养花系统的软件开发设计实践第36-56页
        4.6.1 手机客户端界面开发设计第36-47页
        4.6.2 电脑PC客户端设计第47-56页
第5章 数据化管理的智能养花硬件“花小声”设计第56-68页
    5.1 花小声硬件研发背景第56-59页
    5.2 花小声功能第59-60页
        5.2.1 数据收集分析第59页
        5.2.2 检测反馈花卉生长数据第59-60页
        5.2.3 智能语音提醒第60页
    5.3 花小声发展规划第60-61页
    5.4 花小声设计概念第61-63页
    5.5 花小声使用示意图第63-64页
    5.6 花小声硬件技术第64-68页
        5.6.1 温度检测模块第64-65页
        5.6.2 语音模块第65页
        5.6.3 光强模块第65页
        5.6.4 土壤湿度模块第65-66页
        5.6.5 蓝牙、WIFI模块第66-68页
第6章 实践成果第68-90页
    6.1 数据化养花系统实践成果第68-80页
        6.1.1 智能硬件实践成果第68-74页
        6.1.2 软件开发设计实践成果第74-75页
        6.1.3 周边宣传设计实践成果第75-80页
    6.2 活动实践成果第80-90页
        6.2.1 赛事获奖第80-84页
        6.2.2 媒体报道第84-87页
        6.2.3 创业活动第87-89页
        6.2.4 文化部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计划第89-90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4页
致谢第94-9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第95-97页
附录一:问卷调查第97-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物理及化学处理对锥状斯氏藻孢囊活性的影响
下一篇:系列多核Fe-4f异金属团簇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