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生活污水概述 | 第8-11页 |
1.1.1 含氮废水的来源 | 第8页 |
1.1.2 含氮废水的危害 | 第8-9页 |
1.1.3 传统生物脱氮 | 第9-10页 |
1.1.4 生物脱氮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2 制浆中段废水概述 | 第11-16页 |
1.2.1 制浆中段废水的特点 | 第11页 |
1.2.2 制浆中段废水处理方法 | 第11-14页 |
1.2.3 膜生物反应器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6-17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双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 第19-57页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9-28页 |
2.1.1 生活污水来源 | 第19页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19页 |
2.1.3 实验药品 | 第19-20页 |
2.1.4 分析方法 | 第20-27页 |
2.1.5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2.2 反应器的启动及污泥的驯化 | 第28-39页 |
2.2.1 驯化过程出水水质的变化 | 第30-33页 |
2.2.2 反应器中优势菌的纯培养 | 第33-34页 |
2.2.3 反应器污泥中菌群的鉴定 | 第34-39页 |
2.3 反应器的处理周期的确定 | 第39-43页 |
2.3.1 一个周期内出水COD浓度的变化 | 第39页 |
2.3.2 一个周期内出水氨氮浓度的变化 | 第39-40页 |
2.3.3 一个周期内NO_2~--N和NO_3~--N浓度的变化 | 第40-41页 |
2.3.4 反应器处理周期的调整 | 第41-43页 |
2.4 反应器的处理效果影响因素 | 第43-56页 |
2.4.1 好氧段DO浓度的影响 | 第43-50页 |
2.4.2 pH的影响 | 第50-5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三章双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工业废水的研究 | 第57-68页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7-58页 |
3.1.1 实验用水 | 第57页 |
3.1.2 实验装置 | 第57页 |
3.1.3 分析方法 | 第57页 |
3.1.4 实验方法 | 第57-58页 |
3.2 反应器处理工业废水效果 | 第58-62页 |
3.2.1 膜反应器中COD变化情况 | 第58-59页 |
3.2.2 膜反应器中MLSS变化情况 | 第59-61页 |
3.2.3 膜反应器中SVI变化情况 | 第61-62页 |
3.3 双膜生物反应器对工业废水中特征污染物处理效果 | 第62-6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76页 |